191农资人

帖子 用户 招聘

抓奖抓奖还是抓奖

责任编辑:飞红 原创作者:厉金芹 来源:论坛 2015-04-10 07:29
  提起农资界近年来最最普遍的营销手段,无非就是各种各样的各类会议了,在笔者的印象中,这类会议似乎年年、季季都有。但翻来覆去,要么送点小礼品,要么就是抓奖、抓奖、再抓奖了。
  
  这类的促销手段就是由厂家或经销商组织渠道商参加所谓的观摩会、座谈会、答谢会等等。说实在的这类会议笔者参加的的确不少,说白了就是订货会。记得前些年凡是参加会议者不管是否订货,组织者都会有小礼品相赠。但近两年组织者都变得精明了,由原来的赠送礼品变成了抓奖,即所有参会者只有实实在在的掏钱订货,他们才肯给予一定的抓奖机会,否则,再诱人的大奖也与参会者无缘。
  
  会议程序也很简单,与会人报到签名,然后进会议室,先听专家讲课,介绍他们产品的优越性,再由营销专家分析市场行情,“该出手时就出手”,然后就宣读拿货的优惠政策、鼓励措施。那些诱人的奖品就摆在参会者面前,有电动车、电脑、组合音响等等。无论什么所谓的专家、营销家,讲的全是他们自己的产品,想尽一切办法就是故意诱导经销商赶快打款订货。
  
  笔者前些天就参加了我们当地一家化肥企业搞的这类订货会,凡参会者只有现场现款订货1万元,方能得到一次抓奖机会,以此类推。否则,想要礼品,对不起,免谈。
  
  正是这种思维导致目前经销商和厂家之间形成一种博弈:对于经销商来说让我们参会就得应该有礼品,我们不能白搭上功夫;对于厂家来说,要礼品就得先交钱订货,不见兔子不撒鹰。结果导致这类会议完全变味,其营销效果也是可想而知。
  
  分析其原因:一是厂家的功利性太强,经销商根本没有什么话语权,厂家制定的所谓鼓励优惠政策也都是霸王条款:生意好时,他们趾高气扬,说毁约就毁约,没有任何诚信可言;生意不好时,又摆出一副可怜相,只要经销商缴上银子一切好说,但货款一旦到他们手,质量问题、发货问题、市场问题统统与他们无关,任凭经销商自己去折腾得了。
  
  二是厂家的营销手段缺乏创新,盲目跟风,一个跟着一个学,自然难以引起经销商的兴趣,难以调动起大家的积极性,这类的营销手段不用也罢。
  
  三是这类扎堆的促销手段,往往导致互相冲突。如经销商要参加甲会议,就不能同时参加乙会议。还有因为自身资金问题,不可能一次性同时兼顾多家订货。因为大多数经销商都是同时经营多个品种,不可能只是为了要厂家的奖品就盲目多家订货,没有了自己的主次之分。
  
  四是厂家如果把这类的营销资金用在产品创新和技术服务上,或干脆把这些优惠和产品本身挂钩,降低虚高部分,让利经销商,他们订货的积极性会如何?
分享到:
已有520人阅读 看看大家怎么评论>>
登录后发表评论

24小时人气排行

最新文章

热门帖子

最新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