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克勤:2014年航空植保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责任编辑:天天向上
2014-03-11 11:31
南宁农博士公司总经理 刘克勤 刘克勤重点讲解无人机,并就农户关心的飞机作业标准、操控系统、耐用性进行了解答。 一、无人旋翼施药机的应用作物及防治对象。从2010年采购的第一次试药机开始,先后在水稻、小麦、玉米等作物上作了大量的推广与示范作业,防治面积有三万多亩次,主要的防治对象是作物的病虫害,结果表明无人机比较适用于水稻、小麦、玉米、棉花、甘蔗的病虫害防治。比人工喷药准确率要高三个百分点左右,在这过程中对飞机基本性能的要求,如在水稻中,有三大要求,一是耐高温,二是耐高湿,三是耐高层,每天飞行五个小时,连续七天不沾地百分之二,因为正常打药的时间是两三天,这段时间正常的情况下是不允许出现故障的。 二、在南方的水稻田中发现,飞机的体能不能过大;对作业标准的要求,目前国内的施药机是由航拍机和航模机简单的改造而来的,不具备农田的高温、高湿、高层、高强度还有很强的腐蚀,没有专门为农业来设计飞机,而农业需要结构稳定,操作简易的飞机,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开发出的飞机具备简单、实用,稳定,这是最基本的因素。目前飞行平台主要包括多学翼和单翼,动力源分为油动和电动。 三、飞机的喷雾系统,压力式的喷头和旋转式的喷头的关系,压力式的喷头,要让药量比较小,我们可以做到药水三百毫升,在降低用量的情况下,要提高它的物滴颗粒数,才可以将一亩地给覆盖。压力式喷头存在着缺陷,所以专用旋转式喷头,飞机喷雾器就是将药水均匀的撒在一亩地的作物的各个层面上,用数值来测试它的物滴颗粒数。 高工效的农药,如果使用常规药喷施,会使药害的概率变大。包括药的蒸发、粘附、飘移都会影响药效的防治效果。因此急需配套的专业药剂。解决喷雾系统的情况下,还要解决配套的农药。 四、它的重要因素就是飞控,就是飞机控制,全自动半自驾系统,十到十五天的培训就可以作业,对人员的要求就简单得多了。 刘总说在田间施药时,飞机的速度飞快了量就多,飞少了量就少,这是要达到的一个标准,它旋停在那里就不喷,这样就可以做到每块地均匀的喷雾。这是我们的全自驾系统。这套系统适于大型的田地去用。 解决了飞控的问题,就是培训与售后服务。植保服务类似一个医疗服务,操控飞机的人就相当于是护士,他需要综合的培训,飞机飞多快飞多高,是根据病虫害的种类和分布来决定的,而不是拿起来就打,这些都需要培训。解决完培训问题,售后服务是影响推广的又一重要因素。除了提高飞机耐用性情况下,售后服务体系也是十分重要的。现在正在构建服务体系,以地区为中心站正在建立中心站,以县为中心正在建立联络站,让后续服务无忧! 刘总还提到,2014年推出两款飞机,一是电动单旋翼,电动多旋翼,另一个是动力伞飞机。欢迎种植大户、农场主咨询参与,共同推动中国飞防事业的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