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从业务员到股东的蜕变——访安徽众邦副总吴电亮
责任编辑:191新闻
2014-01-15 13:06
安徽众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常务副总 吴电亮 2003年,吴电亮毕业就进入众邦公司工作。现在,31岁的他已经是众邦生物的股东之一,这个蜕变只花了十年的时间。 感恩之心 吴电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第一件句话就是:“我进入众邦从事销售工作到现在,巢湖的邓总(邓道松)给了我很大的支持。”感恩之心,是吴电亮身上最可贵的品质之一。 从推广员,到业务经理,到部门副经理,到部门经理,到营销总监,到常务副总,十一年,吴电亮一路走来。目前为止,吴电亮的年销售业绩依然能拔得头筹。他说:“对我帮助最大的是客户,对我批评最多的也是客户。在人员的调整、产品方案的确定,营销方案的制定上,都给我很大的建议。众邦绝不允许抛弃客户,比如这次颁奖典礼上,我们特别设置了‘金牛奖’颁给合作十年以上的客户,而且不论业绩大小,以感恩对众邦不离不弃的客户。” 产品结构 吴电亮这样说道:“现在的好与坏,取决于3年前准备;现在的准备也会决定未来3年。”2006年吴电亮成为销售部经理时,由于对产品的认识、定位都不准,没有考虑到未来2-3年的情况,2007年出现失误造成了一些损失。从2008年开始,他开始要求公司推广的所有产品,必须做大量的试验示范。业务员讲得好都不行,必须他亲自到田里边看,看它的安全性、速效性、持效期达到要求才行。 今年的产品,其实2009年就开始做试验示范。而2013年能看到未来5年甚至8年的产品结构,所以众邦从1000万跨越到6000万,不是偶然。 建设人才队伍 2009年开始,进入销售部门的都是农学植保专业的,以植保和农学为主,市场营销为辅。60%是靠内部培养,40%从外部引进。所以人才是比较稳定的。现在公司市场营销部门的人才主要就是植保农学专业,随着土地流转,不是药难卖,业务难做,而是我们的业务人员、经销商对植保技术、农技推广掌握的不是很透彻,一个产品的上市必须要有一个营销队伍、推广队伍才能做好。 公司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为了防止问题滞留,大客户都是在在公司手里,不是业务员手里,20万以上的客户反映的问题,要提交到公司,由公司领导直线沟通。总经理黄自云每年都会带领团队在全国走1-2遍,把所有的大客户走一遍,发现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 对职场新人的建议: 1、大学生毕业首先会面临择业,一旦选定行业,一定要坚持。3年、5年、8年,只要坚持,肯定能取得成绩。 2、书本上的知识到实际中能用到的只有10%,更多是要跟业务员、客户、市场学习。多学、多记、多悟。 3、舍得方能从容,要有牺牲精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