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 用户 招聘
  • 63阅读
  • 0回复

[传统肥料]大蒜越冬前:尿素碳铵别混用防烂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孙巍


这次讲讲大蒜越冬前尿素和碳酸氢铵为啥不能混用,通篇没废话。咱种大蒜的都知道,越冬前得给蒜补肥,可去年山东金乡的张叔,为了省事儿,把 10 斤尿素和 15 斤碳酸氢铵混在一起撒,结果 20 天后蒜苗开始发黄,拔出来一看,底下的母瓣全烂了,死苗率达 28%,最后亩产比没混施的少收 800 斤,损失快 2000 块。这不是肥不好,是这两种肥混在一起会 “打架”,产生的氨气能把大蒜的 “口粮袋子”(母瓣)烧坏,咱今天就把这事儿说透。

先说说这两种肥混在一起到底咋回事。尿素里含的是酰胺态氮,碳酸氢铵里有碳酸氢根,这俩放一块儿,尤其是在湿度大、温度 10-15℃(大蒜越冬前的地温正好是这范围)的时候,会快速反应生成氨气。氨气这东西浓度一高,就跟 “毒气” 似的,大蒜的母瓣特别嫩,根本扛不住 —— 母瓣是大蒜越冬的 “营养仓库”,全靠它给苗供能,一旦被氨气熏烂,苗就没了养分来源,要么死苗,要么长得又细又弱,抗冻都成问题。

咱再给大伙儿看组实打实的数据,心里更有数。去年在河南杞县做过试验:一组每亩混施 10 斤尿素 + 15 斤碳酸氢铵,另一组单施 15 斤尿素,第三组单施 20 斤碳酸氢铵。25 天后查苗情:混施的那组,大蒜母瓣腐烂率 35%,死苗率 28%,苗高只有 20cm;单施尿素的,烂母率才 4%,死苗率 3%,苗高 28cm;单施碳酸氢铵的,烂母率 5%,死苗率 4%,苗高 26cm。你看,就因为混了一下,死苗率差了快 10 倍,这产量能不跌吗?

还有个更关键的,氨气不光烧母瓣,还会浪费肥料。这两种肥混在一起,生成的氨气会顺着土壤缝隙挥发走,氮元素利用率直接从 35% 降到 15%,等于咱花了两份肥的钱,只用到了一半的效果。张叔后来算过账,混施的那亩地,光买肥多花了 30 块,最后还少收 800 斤蒜,里外里亏了 2000 多,早知道单施一种,也不会出这事儿。

那大蒜越冬前到底该咋施肥?记住两个 “单施” 方案,准没错。第一个方案:单施尿素。每亩 15-20 斤,沿着蒜垄开 5-8cm 深的小沟,把尿素撒进去再覆土,别撒地表 —— 撒地表尿素会挥发,还容易被雨水冲跑,覆土后氮利用率能提 20%。第二个方案:单施碳酸氢铵。每亩 20-25 斤,同样开沟埋,而且要随施随埋,别堆在那儿等 —— 碳酸氢铵挥发性比尿素还强,堆 1 小时就能挥发 10% 的氮,埋晚了等于白扔钱。

还有几个避坑细节,必须跟大伙儿说清楚。第一,施肥时间别太晚,要在大蒜越冬前 20-30 天施,也就是 10 月底到 11 月初,这时候蒜苗还在长,能吸收养分储存在母瓣里,太晚地温低于 5℃,吸收不了,还容易冻根。第二,别在雨天或刚浇完水后施,尤其是碳酸氢铵,遇水后氨气挥发更快,浓度会更高,烂母风险直接翻倍。第三,别跟未腐熟的鸡粪、羊粪混着施,生粪发酵也会产氨气,再加上两种肥反应的氨气,等于 “火上浇油”,烂母率能到 50% 以上。

最后给大伙儿编个小口诀,好记还好用:“大蒜越冬补肥忙,尿素碳铵别混装;单施尿素十五斤,开沟覆土别慌张;碳铵二十随埋施,早施二十天不慌;氨气不烧母瓣壮,来年蒜大产量旺。”

简单说,大蒜越冬前补肥,就单施尿素或碳酸氢铵,千万别混!混了不仅浪费钱,还会烂母死苗,得不偿失。按咱说的方案施,蒜苗长得壮,母瓣存够养分,冬天冻不坏,来年拔蒜的时候,个个大、瓣儿匀,产量错不了!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bmhmP9r-GJOzBiZD0SzLgg?pwd=qssq
农业种植电子资料免费分享
分享到
快速回复
限80 字节
发帖请遵守“191农资人”电子公告服务规则:https://www.191.cn/read.php?tid=72784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