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虫剂主要有四种方式:通过害虫体表渗入(触杀)、害虫取食时随植物组织一起被摄入(胃毒)或吸入(内吸),以及挥发性药液通过气孔被吸入(熏蒸);而杀螨剂主要是触杀和内吸,许多害螨不是通过刺吸植物的维管束而是直接刺破植物细胞吸食细胞中的胶状物质,因此内吸性杀螨剂通常需要对植株进行全覆盖喷施,喷施的重点在叶片背面;
而渗透性较好的杀螨剂能够从叶片正面渗透到叶片背面,可不用全株喷施。有些杀螨剂只杀卵而不杀成螨,另一些杀螨剂则杀成螨而不杀卵,因此在虫口密度大时两者需混配到一起施用,确保对卵、幼螨、若螨和成螨都有灭杀活性。
杀螨剂的种类及作用机理:
1、矿物油:干扰新陈代谢,堵塞气孔,使其窒息死亡(不宜多次使用,容易堵塞植物气孔,影响光合作用;对矿物油敏感的植物不宜使用,容易引起烧叶;超过32℃不宜使用等)
2、印楝素:通过拒食和抑制生长发育来达到防治效果(无触杀作用,效果慢,需5-7天才能达到防治高峰)
3、阿维菌素:干扰神经生理活动,抑制神经传导,成螨、若螨与药剂接触后即出现麻痹症状,不活动不取食,2-4天后死亡(不杀卵,抗性高)
4、炔螨特:停止进食和减少产卵(速度快,虫卵兼杀,不易产生抗药性)
5、虫螨腈:作用细胞的线粒体,通过体内多功能氧化酶抑制二磷酸腺苷(ADP) 向三磷酸腺苷(ATP)的转化(不杀卵,渗透性强,容易产生药害,使用时不宜添加助剂)
6、联苯肼酯:抑制细胞的线粒体能量传递,害螨接触药剂后3-10小时即开始表现麻痹和过度兴奋,1-2天内停止进食和产卵,3-4天害螨逐渐死亡(对叶螨和锈螨的各个生命形态都有效)
7、哒螨灵:抑制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和电子传递系统染色体谷氨酸脱氢酶的合成(容易产生抗性,虫卵兼杀,击倒速度快)
8、唑螨酯:作用机理同哒螨灵(虫卵兼杀,击倒速度快)
9、丁氟螨酯:通过代谢抑制线粒体复合体,使其呼吸受到抑制,最终达到防治效果(易水解,持效期短,触杀效果好,不产生药害,虫卵兼杀)
10、腈吡螨酯:通过破坏呼吸电子传递链中的琥珀酸脱氢酶来抑制线粒体的功能(与现有杀螨药剂无交互抗性,速效性差,持效期长)
11、乙唑螨腈:抑制琥珀酸脱氢酶,作用于呼吸电子传递链中复合体,破坏能量合成,达到防治作用(卵螨兼杀,起效快,持效期长)
12、乙螨唑:抑制几丁质的合成,阻碍螨卵的胚胎形成以及幼螨到成螨的蜕皮过(渗透性好,抗药性强,虫卵兼杀,有较好的耐雨水冲刷性)
13、噻螨酮:干扰蛋白质的合成使其不能正常进行代谢,防止其繁殖和生长(杀卵、幼螨和若螨高效,不杀成螨,不受温度影响,持效期长,作用速度快)
14、四螨嗪:主要抑制胚胎发育(杀卵和若螨,不杀成螨,起效慢,但持效长,渗透性差,喷施时要全覆盖)
15、虱螨脲:抑制害虫的乙酰胆碱酯酶,导致神经冲动传递紊乱,抑制幼虫表皮几丁质的合成(虫卵双杀,持效期长)
16、螺螨酯:抑制脂肪合成,限制进行能量代谢(杀卵、幼螨和若螨,不杀成螨,起效慢,防雨水冲刷,持效期长)
17、螺虫乙酯:抑制脂肪合成,阻断害虫正常的能量代谢,最终导致死亡(双向传导,持效期长,易产生抗药性)在使用药剂防治螨类害虫时,建议使用不同作用机理药剂交替使用,或使用复配型药剂,避免产生抗药性,对非渗透性杀螨剂喷施时要喷施均匀,叶片正反面都要喷到位。

高抗性红蜘蛛、白蜘蛛(二斑叶螨 会结网)、茶黄螨等 15378717347
1、效果更好的杀螨剂解决方案 43%联苯肼酯悬浮剂+20%乙螨唑悬浮剂+5%阿维菌素微乳剂2、性价比更高的杀螨剂组合5%阿维菌素微乳剂+34%螺螨酯悬浮剂+20%甲氰菊酯乳油3、高抗性红蜘蛛解决方案5%阿维菌素微乳剂+45%联肼·乙螨唑+20%甲氰菊酯乳油4、白掌门 110g/L乙螨唑 抗性红蜘蛛 白蜘蛛(二斑叶螨)T效药
更多杀螨剂方案 欢迎互动沟通15378717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