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 用户 招聘
  • 1879阅读
  • 1回复

[综合交流]少即是多② | 少有的钻研,多的是精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2-09-05
    一份工作坚持超过20年,你敢吗?
    许多人看来,在如今这个流动性很高的社会,跳槽是实现自我价值提升的重要途径。
    而有一些人,他们虽然没有响亮的头衔,却凭借着扎实的技能和过硬的创新本领,在“小岗位”上练就“大工匠”,也正是无数个像“零件”一样坚守的生产者,铸就了庞大的生产系统的稳稳运营、精益求精。
    在拜耳作物科学杭州供应中心工作的两位生产者——胡红标和李双勇便是这其中的代表。

初出茅庐,却大有可为

    淳安千岛湖,湖光秀丽,碧波万顷,这里是胡红标的家乡。
    在老家开了两年汽车修理店后,彼时20出头的红标萌生了出去闯荡的想法。2002年2月,年轻气盛的他来到了杭州,进了刚建厂的安万特和杭州农药厂合资公司,也就是拜耳杭州供应中心的前身。
    “我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儿搬。”初来乍到,胡红标什么活儿都干,从包装、维修,到机械部,他都做了个遍。得益于在老家做汽车维修所积累的经验,加上自身肯学、好钻研的劲头,红标很快就摸透了设备,也因此在机械维修岗位干的时间最长。在2003年到2015年这十几年里,红标一直扎根一线,勤勤恳恳,从一线技术员一路成长为高级技术员。


胡红标检查机器


    和红标一样,李双勇也在20岁出头的年纪来到了杭州。双勇来自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城——河南商丘。2006年3月,刚步入社会不久的双勇进入拜耳,和一群年轻小伙儿一起做诸如打包装箱这样的基础工作。
    在这个敢想敢干的年纪,李双勇对新兴事物自然是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很快,他就竞争上了正式岗位。2007年底,公司引进了两台生产设备,双勇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作为非科班出身的他,基础相对薄弱,对于很多专业知识也是一知半解,因此在面试维修工岗位时碰了一鼻子灰,一种挫败感涌上他的心头。
    但双勇不甘于此,他内心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努力争气,让别人看得起自己。凭着这股肯钻研、不服输的劲头,双勇在两年的时间里慢慢地掌握了所有机型,成功当上了倒班技术员。


李双勇与生产线同事

深耕细作,岁月不负追梦人
    回想起第一次与外部设备的技术人员合作,李双勇还能感受到当时的些许崇拜之情。他跟着设备厂家的人参加会议,跟着调试,这还不够,下班后双勇约着对方吃烧烤继续请教。就这样,在几次软磨硬泡酒过三巡后,他在两个月内拿下了设备的调试技能,令大家刮目相看。
    当你掌握了一门过硬的技术,文凭究竟还重不重要呢?在双勇看来,打破“唯学历论”,以技行天下,以能力论英雄才是王道。因此,双勇在工作上更加努力奋进,在工厂创新优化时,他持续精进,主动做了更多的贡献,用实力不断证明自己。
    这一晃,李双勇在拜耳干了17年,对公司也渐渐有了归属感。2021年9月,他转到工程部,负责包装,开始做起了自己的项目。令他感到欣慰的是,领导会主动找下属谈工作近况,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还会让他们每月回家看看。在这种温馨的氛围下,李双勇真切地感受到,自己被公司所接纳认可,大家也如同兄弟姐妹一般亲切。


拜耳作物科学杭州供应中心工程部讨论技术方案


    同样秉承着肯钻研、肯学习精神,胡红标在2015年换岗到了合成车间公用工程部门做维修协调,负责每年的大修,还有原料产品的切换和清洗工作,这一干就是5年。
    这期间有一件事情令他印象深刻。因为在一次粉剂转移任务中,他勇敢地对领导的方案提出了质疑。虽然部门主任说明了一种粉剂转移方式,但胡红标心有疑虑。在与其他同事做了施工测试后,他拿着数据决定去说服领导。他成功了!欣喜之余,胡红标立马开始画图,加辅助件,换掉控制单元等一系列操作,最终操作成功。
    2020年,由于工厂车间调整,胡红标面临了职业生涯的一次抉择。纠结过后,他选择留下,回到工程部做起了机械技师,承担起工厂承包商管理,与工厂安装,公用设施相关的供应商协调管理的工作。在这个岗位,胡红标感受颇深的是很多供应商对拜耳严苛的安全理念的不理解。但对拜耳杭州供应中心来讲,这是不能妥协的红线。胡红标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原则:先认同拜耳的规则和理念,再谈下一步的合作,健康安全与产品质量是重中之重。

扎根农业,绘就发展新蓝图

    扎根拜耳20年,胡红标从一线操作工到技术员再走到管理岗位,一路上勤劳坚韧、精益求精,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进阶。回想一路走来,他不禁感慨道:“在公司这么多年,早已走遍了公司的角角落落,每一片草坪都留下了他的印记,拜耳早已成为人生中的一部分。”
李双勇也是如此。即使曾经经历过低谷期,动过跳槽的念头,但他始终觉得在管理理念,工作环境,公司氛围,人际关系等企业文化方面,别的地方和拜耳没法比。




    一部大型机器的运转从小零件开始,而红标、双勇二人就像是整个生产系统中的“小零件”,虽然是小小的个体,却是不可或缺的一份子。作为系统当中的重要一环,他们的人生故事远不止如何维护好机械,更是如何在“修修补补”的职业生涯中,秉承着十年磨一剑般的钻研精神和不达目的不服输的劲头,赋予供应中心更精进的生产能力和更可靠的品质,从而使拜耳供应中心能够成为中国市场农资供应的坚实“靠山”。  
    在拜耳的充满关怀和试错精神的企业文化下,红标和双勇一点点成长为了技术骨干和企业质量的守门人。扎根拜耳二十年,这是“小零件”的选择,更代表着一家公司的价值观:深耕细作,扎根中国农业;以质取胜,引领高端智造。
    现如今,社会缺乏大量的蓝领人才,而培养更多像红标和双勇这样的能工巧匠,加快新时代的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正成为推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在不久的将来,拜耳作物科学杭州供应中心即将搬迁新址,继续扎根杭州,以更自动化、数字化和可持续的方式按下产能提升“快进键”。在更加重视环境保护和高质量智能化产业的未来,红标和双勇这样优秀的蓝领技术工人的每一点坚持,都是拜耳走向农业创新发展的基石。


拜耳作物科学杭州供应中心鸟瞰

少即是多!少有的钻研,多的是精进
    零件很小,却是偌大生产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企业很大,为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不凡的劳动者提供平台。
    一起成长,彼此成就。
    正是许许多多像胡红标、李双勇这样的个体,在自己的岗位上坚守了数十年,以少有的钻研和不断进取,成就了企业的持续精进,在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时代洪流中构筑了拜耳作物农业发展之路的坚定力量。
    人生有千百种选择,而你是否会坚持到底呢?        
 
分享到
离线天天向上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2-09-06
坚持到底
天天向上
马富强 QQ :107285463【微信号】  电话:18012698166 邮箱:ma@191.cn
相逢是首歌 , 有你也有我 ; 好好工作  , 天天上网  ; 我为人人 , 人人为我 。
快速回复
限80 字节
发帖请遵守“191农资人”电子公告服务规则:https://www.191.cn/read.php?tid=72784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