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 用户 招聘
  • 2293阅读
  • 0回复

[经济作物]叶片萎焉,果实腐烂!西瓜疫病要重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191编辑部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2-02-21
一、症状


西瓜疫病是一种高温高湿型的土传病害,俗称死秧,全国各地均有发生,南方发病重于北方,在西瓜生长期多雨年份,发病尤重。幼苗、成株均可发病,为害叶、茎及果实。苗期发病,子叶染病先呈水浸状暗绿色圆形斑,中央逐渐变成红褐色。幼苗茎基部受害,呈暗绿色水渍状软腐,病部萎缩,最后猝倒枯死。成株期发病,茎蔓部生纺锤形水浸状暗绿色纺锤形凹陷斑,病部明显萎缩,病斑迅速扩展,天气潮湿时形成褐色软腐,患部以上叶片萎蔫青枯死亡,维管束不变色。叶片受害,初生暗绿色水浸状圆形或不整形病斑,迅速扩展为近圆形或不规则大型黄褐色病斑,湿度大时,腐烂或像开水烫过,干后为淡褐色,易破碎。果实染病,则形成暗绿色圆形水浸状凹陷斑,后迅速扩及全果,致果实腐烂,有腥臭味,潮湿时病斑凹陷腐烂长出一层稀疏的白色霉状物。


二、病害发生规律及流行特点


病菌喜高温、高湿的环境,最适发病温度为28~30℃,低于15℃发病受抑制。在气温适宜的条件下,雨季到来的早晚、降雨量、降雨天数的多少,是发病和流行程度的决定因素。田间发病高峰在雨量高峰后。中心病株出现后,日降雨量达50毫米以上,或旬降雨量在100毫米以上,则病势发展快,易形成流行。如10天以上无雨,又不浇水,则病害停止蔓延。雨季高温高湿条件下,排水通风不良,种植过密,发病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畦面高低不平、容易积水和多年连作的地块,以及浇水过多,种植过密,施氮肥过多或施用带菌肥料,均加重发病。
三、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

在近年来国内推荐的60多个西瓜品种中,对疫病表现抗病性的有:湘西瓜3号、4号和6号(较抗),湖南沁无籽西瓜(抗,湖南邵阳),琼雪(较抗,上海),庆红宝(抗,黑龙江大庆)等。


2、农业防治

(1)轮作与非瓜类作物进行3年以上的轮作。

(2)清除菌源清洁田园,切断越冬病菌传染源,发现病株及时拔除,集中深埋或烧毁。不用未腐熟的、带有病残体的有机肥。

(3)合理密植,深沟高畦栽培,雨后及时排水,控制田间湿度。设施栽培的西瓜应采用膜下渗浇小水或滴灌,节水保温,以利降低棚室湿度。严禁大水漫灌、串灌。

3、药剂防治

(1)种子消毒播前用55℃温水浸种15分钟,晾干播种或催芽播种。或用20%甲基立枯磷乳油500~700克拌种子100千克。

(2)预防发病前可用68.75%氟吡菌胺霜霉威(银法利)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丙森锌(安泰生)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或60%吡唑醚菌酯代森联(百泰)1200倍液,或70%代森联(品润)700倍液灌根或喷雾。

(3)发病初期防治可喷洒72%霜脲·锰锌(克露)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50%烯酰吗啉(安克)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或25%双炔酰菌胺(瑞凡)2500倍液,70%乙麟·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2%霜霉威盐酸盐(普力克、再生)水剂800倍液,隔7~10天一次,连续防治3~4次。必要时还可用上述杀菌剂灌根,每株灌兑好的药液0.25~0.4升,如能喷洒与灌根同时进行,防效明显提高。
 
分享到
快速回复
限80 字节
发帖请遵守“191农资人”电子公告服务规则:https://www.191.cn/read.php?tid=72784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