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 用户 招聘
  • 2630阅读
  • 1回复

[粮食作物]今冬气候不稳定,发生极端寒潮可能性大?小麦分类管理要重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191编辑部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2-01-18

综合江苏省小麦地块的墒情,其有向好的一面,也有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当前小麦生长利好的方面

1、(足)底墒足,基本苗足。经测查我省小麦平均基本苗为每亩24.92万,比上年增加了0.99万。

2、(高)播种高峰期集中,播种质量高,措施到位率高。在秋播关键阶段10月下旬至11月上中旬,以晴好天气为主,有利于机耕机播作业,播种高峰期相对集中。播种质量相对较好,机播面积扩大,种子包衣和药剂拌种面积扩大,秸秆还田质量较好,沟系配套比例有所增加,基肥用量较足,烂耕烂种面积不大。

3、(快)秋季温度高,光照好,弱苗转化快。自11月26日到12月20日,积温达200.2摄氏度、光照达165.9小时,分别比上年同期多80.6摄氏度,65.5小时,利于幼苗生长与苗情转化。

4、(轻)今年小麦病虫害发生总体较轻,但部分地区因播种出苗阶段土壤墒情偏烂,使得冬前化除比例偏低,且防治效果不理想,部分田块出现草害,极少部分偏早麦田有轻度蚜虫为害。




二、存在问题

1、小麦田块播期整体推迟时间长,晚播面积大。最主要是10月份降水较多,致使小麦播种延迟了时间。因田间湿度大,水稻收获进度慢等因素,整体偏迟播和晚播。因抢收抢种部分田块秸秆还田深度均匀度不到位,粗放播种,对出苗和苗期生长影响较大,部分田块存有烂耕烂种现象,不利于小麦安全越冬。

2、弱苗,小苗比例高。

3、整播类型(因抢收抢种墒情不同,机播、条播、人工撒播、飞机飞播)多;麦苗类型(旺苗、正常苗、弱苗)多;弱苗类型多(晚播受天气环境影响造成的弱苗;烂耕烂种造成弱苗的等)。

4、农资价格生产成本的上涨。如:尿素(小颗粒)、复合肥(硫酸钾复合肥,氮磷钾含量45%)、农药(草甘膦,95%原药)等,市场价格上涨幅度高于小麦价格上涨的幅度。导致一些种植户压缩施肥的正常用量,以及地块的正常播种量。

5、气候变化大,灾害隐患大。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冬的气候总体缺乏稳定性,发生极端寒潮的可能性较大。到目前为止我省境内己发生2到3次的低温冻害,对部分苗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部分田块基肥不足,全省“白田”播种面积达125.5万亩,尚有有586万亩没有及时配套田间沟系,湿、渍害的隐患较大,全省小麦冬前化除面积仅1238万亩。

6、幼苗类型多,分类管理难。早茬小麦、早播稻茬小麦已进入分蘖期,晚播稻茬麦尚在出苗中。





三、当前小麦分类管理对策

总体策略:

抓住不同播期小麦高产优质主要限制因素,突出重点进行针对性应对。

1、小麦的产量主要由穗数、粒数、粒重构成。单位面积穗数始于出苗,决定于分蘖期至拔节期两极分化,定形于开花期左右。穗粒数始于单棱期,决定于孕穗期至开花期,定形于开花后10天左右。千粒重始于开花期,决定于灌浆期,定形于成熟期。12月中下旬到1月中上旬要注重壮苗管理。

壮苗简易指标:

(1) 看叶片颜色,叶色应该是深绿色,不能发黄。

(2) 群休茎蘖苗数达到预期穗数的1至1.5倍,个体壮,群体足。这也是壮杆、大穗、高产的基础。

要达到壮苗的目的,有以下建议:

(1) 根据苗情分类追肥。小麦从分蘖始至越冬始期和拔节到孕穗开花期,有两个明显吸氮、磷高峰期,钾素在开花期达到最大值,开花后不再吸收钾。管理上必须保证小麦在吸肥峰值期有较高的供肥强度和群体有吸收消化肥料的能力。

(2) 3叶以下的小苗,基肥不足的苗要进行补肥。白田下种或基肥用量不足的麦田,要尽早补施苗肥或分蘖肥,确保基苗肥,施足纯氮9到10公斤/亩以上,占一生总量的50%到60%。

(3) 3到5叶的麦苗,分蘖肥适宜补施。要求是要在小麦5叶期前后群体够苗。看群体苗情适量追施尿素5到7公斤/亩。

(4) 过旺苗不宜补施分蘖肥。

(5) 看苗施好拔节孕穗肥,争取大穗。

2、清沟理墒提高根系功能。未开沟的麦田,抓紧时间开沟,抛撒土壤保证田间沟系畅通;已开沟的麦田,冬春季要及时疏通,保证灌排畅通,做到旱能灌雨能排。

3、做好外三沟的整治工作,使内外三沟连贯方便灌排。

4、适时除草。根据杂草种类型选择适宜药剂;注意适时用药(三个时段),播后苗前;麦苗2至3叶期;春季。除草宜早不宜迟,小麦拔节后通常不建议再化学除草,除非草害非常严重。

5、注意安全用药,防止冻、药害。使用时要严格按照配比浓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以免发生药害。为避免除草剂对下茬作物产生不利影响,可选择在冷尾暖头,日平均气温在5摄氏度以上的晴好天气5天以上及时喷药化除,避免低温用药造成药冻害。春季化除严禁使用甲磺隆、氯磺隆等残留期较长的药剂。

6、注意低温防冻。冬前旺长苗于5到6叶期喷施15%多效唑50到70克/亩,尽量不重喷。发生穗冻害根据冻害程度争取措施应对,主茎幼穗冻死率10%到30%以下的田块宜施尿素5公斤/亩,每超10个百分点增施尿素2公斤/亩。

7、适度控制(镇压、化控)增强抗逆能力。对稻草还田量较大的麦田,墒情适宜要采取机械或人工措施做好冬前适度镇压,确保根土密接,提高保墒防冻抗倒能力。对于冬前旺长的喷施生长调节物质矮化壮苗、防冻与防倒兼顾。拔节前旺长喷施生长调节物质可起到矮化壮苗、缩短基部节间效果。孕穗前后群体过大易倒田块喷施劲丰,缩短上部节间长度和株高防倒。

8.做好田间病害发生的跟踪,及时积极应对。
 
分享到
离线lance201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2-02-21
现在已经很冷了。
快速回复
限80 字节
发帖请遵守“191农资人”电子公告服务规则:https://www.191.cn/read.php?tid=72784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