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桃树流胶,相信很多人都曾经被问到这个问题,而且至今,这个问题都被许多农药厂家列为公司预研攻克的植保技术方向之一。
在琢磨这个问题之前,不妨先搞清楚桃树流出的胶到底是什么!
这个胶是由桃树分泌的一种大分子多糖类胶状物质,属于桃树自身分泌物的一种。
那么这些胶到底是从何而来呢?
一般意义上,大部分农资人认为这是一种病,也就是称之为“桃树流胶病”的由来。
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桃树流胶原因有很多,但是归纳总结起来一共是两点:一种是创伤性流胶,这个包括真菌细菌所造成的伤口(可称之为流胶病),有昆虫噬咬产生的伤口,也有风雨、霜冻等导致的机械损伤伤口;另一种则是生理性流胶,即水肥管理不善等原因导致桃树生长不良,造成的流胶。
那么,在进一步思考的话,为什么发生这些原因,桃树就会流胶呢?
笔者是这样认为的,不管是以上哪种原因,都是在树体出现伤口以后,而产生的流胶。换而言之,可不可以这么理解,桃树流出的胶,是为了填补树体创口,隔绝伤口与外界接触?
有人说,你这是自相矛盾,按照上面说的,生理性流胶发生的时候,树体上根本看不到创口。
是这样吗?
再仔细想想,人们缺乏维生素的时候,都会出现口腔溃疡;白菜缺钙会有干烧心与软腐病发生;叶片缺钾会叶缘焦枯。那么桃树在营养不良的条件下,出现人类肉眼很难发觉的创口,这个很难理解吗?
说到这里,再好好想一下,桃树流胶是病吗?
诚然,除了昆虫噬咬与其他机械损伤,不管是真菌、细菌,还是生理性的流胶,都可以称之为病理性流胶。
但,即便是这所谓的病理性流胶,这种流胶病用简单的一种方法,或者说一种药剂就能够治疗吗?
所以,别管农民能不能分的清楚,作为植保人员的厂家也好、经销商、零售商也好,就别再单纯的以“流胶病”一言概之了,也别妄想用一款神药,治疗这种成因复杂的症状了。
有人问,人们吃的桃胶跟桃树这种流胶一样不一样呢?
在这里再多嘴解释一下,人们吃的桃胶一般都是果农主动刮出的伤口所流出的胶,就成分而言,与创口流胶没什么不同。
只不过上述原因中,桃树所能够流的胶量太少,不具备商业价值,而且由于病菌侵染、昆虫咬食,里面含有大量的杂菌、昆虫分辨等等杂质,比较难以祛除。
而人工刮出的胶,相对干净许多,跟人为割天然橡胶是一个道理。闲言碎语说到这里,笔者水平有限,只能讲这么多了,不当之处还请多多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