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天气可以用一个字概括:热!高温天气正是蓟马爆发期,不少瓜农反映用遍了药,可还是打不住。蓟马防治较困难与蓟马的特性有关,提醒农友围绕蓟马的特性采取防治措施。
1. 利用蓟马生活习性杀虫
蓟马一生要经历卵、若虫(蛹)、成虫三个时期,成虫产卵于生长点、嫩叶、花朵等组织内。孵化出的若虫在2龄时会钻入土中化蛹,后羽化成虫。蓟马较喜干旱环境,25℃左右,相对湿度60%以下时有利其发生。
成虫活跃、善飞,且畏光,白天多在叶背或土壤缝隙中,阴天、早晨、傍晚和夜间才在寄主表面活动,这给蓟马的防治带来很大困难。
蓟马在土壤中化蛹时,如果土壤含水量小,土温较高,十分有利于蓟马的孵化。当前菜农可增加拉空水的次数,使土壤始终保持较高的湿度,这样有利于减少蓟马的孵化率,使蓟马始终控制在一定数量范围内。
另外,蓟马具有趋蓝色的习性,可在田间设置蓝色粘虫板,诱杀成虫,粘板稍高于生长点即可。
2. 合理用药
近年来,蓟马对现有杀虫剂的抗药性日益严重,要注意加强轮换用药。当前防治蓟马的常用药剂为啶虫脒、吡虫啉等药剂,啶虫脒、吡虫啉内吸性较好,在使用时可将这两类药剂搭配使用,并注意交替用药。
喷药防治大姜上的蓟马时,可在药液中加入有机硅增效剂,增强药剂的渗透性。
3. 注意喷药部位和时间
蓟马成虫善飞、怕光,多在叶脉间或嫩梢或幼果的毛丛或花托或花冠内进行为害。喷药时应着重喷洒叶鞘、新叶、花朵等部位。当花朵落到地面上以后,成虫很容易进入土壤当中进行孵化。
所以用药时不仅要把叶面、花朵喷洒均匀,同时也要喷布于地面,杀灭藏于土壤中的蓟马蛹。
蓟马怕光,具有昼伏夜出的习性,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在叶片上危害的蓟马就会躲到花中或土壤缝隙中,这也是蓟马难防治的原因之一。喷药时间最好选择下午天气不热,授完粉开的花未闭合时,此时蓟马还在花心活动,药液容易喷到。
来源:农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