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桃树落果 现象一直都是桃树主产区农民朋友经常遇到的问题,桃树落果导致产量低、品质差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果农,现在这个季节正值桃树落果高发期,果农朋友可以留意了。小编经过多年探索及资料整理了部分原因及防治措施,以供大家生产参考,不足之处,还请谅解!桃树落果时期 : 桃树落果一般有3个时期。第1期落果是在开花后的1~2周,落掉的是未膨大的子房,主要是由于缺乏授粉受精条件,花器不完全或雌蕊退化所致。第2期落果是在开花后3~4周。此时子房已经膨大,多由于受精不完全,胚的发育受阻,或因花期遇阴雨天气,影响授粉,引起落果。第3期是在幼果期(5月至6月上旬),主要是树体营养供应不良而致。桃树落果原因 :1、夏梢控制不力。夏季气温高,肥效来得快,桃树易抽发夏梢。成年桃树在开花结果期既要长花果,又要长夏梢,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步进行,两者之间矛盾比较突出。此时如对夏梢控制不力,夏梢过多抽发消耗了大量养分,就会造成落花落果。2. 授粉受精不良花期或临开花期雌蕊受冻,不能产生花粉,有的外观上看不出雌蕊受伤,而机能受害不能受精亦造成落果。还有是花粉发育不良,自花不实,也会引起大量生理落果。 土壤脱肥。土壤施肥量不足或偏施某些肥料都料都会导致土壤脱肥,进而表现为桃树缺素。一些微量元素肥料,如硼、铁、钙等对桃树的保花稳果具有较好的作用。另外,施用了桃树过敏的药剂与肥料,也会导致桃树落花落果。3、土壤干旱缺水。土壤干旱缺水必然导致桃树严重的落花落果。同时花期雨水偏多桃树在开花期易遇上较长时间的持续阴雨天气,这对花粉的生命力影响较大,使较多的花朵提早脱落。此外,雨水过多还造成土壤过湿,影响桃树根系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加重落花的发生。4、 花期湿度过大或水分不足桃树虽较耐干旱,但在开花前后生长需要一定的水分,特别在花后及果实迅速生长期,如果水分不足,影响果实发育,引起大量落果。若花期水分过多,湿度太大,光照差的情况下,花粉吸水膨胀破裂失活,不能正常受精,也会引起严重的落花落果现象。5、树体贮藏养分不足及施肥过多幼果前期发育所需要的养分主要依靠树体内的贮藏养分。上一年管理好,秋施基肥及时充足,叶片保护完好,树体贮藏养分充足。而上一年管理粗放,秋季未施基肥或施肥很晚,叶片脱落早,树体贮藏养分极少。因缺肥,养分分配不合理,致花芽分化质量差,不能着果;或因追肥过多,营养生长过旺,而抑制新梢措施不力,都会引起落花落果。6、病虫害引起落花落果 桃流胶病、桃蚜等。主要害虫是蚜虫(桃瘤蚜),危害最严重的时期在花期及落花后,花期蚜虫在萼筒内危害子房,落花后危害幼果。蚜虫危害后1~2周幼果脱落,即使不脱落也无商品价值。知道了桃树落果原因,那么在实际生产中如何提高桃树坐果率呢?1、合理配置授粉树桃树是自花结实率较高的树种,但是合理配置授粉树更能提高坐果率。要求授粉树的花期与主栽品种花期同步,以提高授粉机会,提高坐果率。一般授粉与主栽品种的比例为1∶3~4较合适。授粉可采取花期放蜂和人工点授。放蜂是在开花前7天,人工点授是在花苞期采集花朵阴干后取出花粉,用毛笔、纸捻、香烟过滤嘴等蘸花粉进行逐花点授。2 、搞好树体管理,合理负载对花果量太多的桃树必须进行疏花疏果,疏留的花果量应根据具体树势来确定,不能过少或过多。不要疏1次就定果,一般疏2-3次定果较佳。加强树体管理,协调营养枝和坐果枝的关系;及时整枝修剪,以控制营养生长。一般从定果后开始采取摘心、剪梢、扭梢等措施,促使养分合理输向果实。适时适度疏花疏果可以维持桃树稳定的健壮树势,增加果实的整齐度,全面提高品质。3.加强秋季管理,提高树体贮藏营养秋季果实采收后加强肥水管理、防治病虫害、改善树体营养条件、促进花芽分化、提高花芽的质量,这对因雌蕊发育不完全造成的落果是行之有效的办法。4、及时防治病虫害 根据病虫发生为害规律进行防治,减轻病虫为害,将病虫消耗的养分尽可能控制在最低限度。切不可用桃树敏感的农药如乐果等,易引起早期落叶,而诱发大量落花落果,甚至影响树势和来年着果。花期蚜虫害可用吡虫啉喷雾。如果遇上连阴天,可用蚜虫烟雾剂熏蒸。5、科学管水。一般桃树在萌芽期、开花期和幼果膨大期这3个时期需水量较大,应及时灌水,这3次灌水可结合追肥一并进行。还应注意晴天要在早上或傍晚进行,不要在中午高温烈日下灌水。此外,当土壤呈现旱象时也应及时灌水。若降雨过多引起园内积水则应疏通园内排水沟,避免涝害。6、 喷植物生长调节剂和肥料正确喷药、追肥,喷施保花保果激素。桃树开花期应尽量减少杀虫剂的施用,喷药和根外追肥时不宜在高温下进行,且药、肥的浓度不能过大。花后应用2,4-D等植物生长调节剂,也可提高坐果率,防止桃树落果现象发生。在果实生长发育期用0.4%尿素液或0.3%磷酸二氢钾液喷树冠,补充桃树营养的不足。桃树落果现象在当下这个季节是最容易出现的管理问题,果农朋友务必要正确找到落果的真正原因,对症下药,方能起到预防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