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柑橘根结线虫 病是一种危害植物根茎的微生物,会在植物的根尖上形成大小不等的根瘤,根瘤纺缍形或不规则形,近芝麻粒至绿豆粒大,初呈乳白色,后转呈黄褐色至黑褐色,根毛稀小。近日,来自郑州市的用户在平台上发来柑橘问题图片,询问:根部是不是有根结线虫了? ▲图片来自:农管家用户经过专家诊断夏英三(山东省临沭县青云镇,农技站)根结线虫病,预防为主,用噻唑磷,阿维菌素,氟烯线砜,氟吡菌酰胺,坚强芽孢杆菌,异硫氰酸异丙酯,蜡质芽孢杆菌,淡紫拟青霉,厚孢轮枝菌灌墩防治。冯涛(安徽省六安市,农技站)根结线虫危害 建议用41·7%氟吡菌酰胺灌根 或阿维菌素+噻唑膦灌根防除。毛维山(云南省大理,擅长柑橘、葡萄、枣)线虫,防治方法:线虫可用伊维菌素,噻唑磷,苏云金杆菌灌根,增加使用甲壳素可抑制线虫的发生。黄晓娟(福建三明市,擅长植保技术)根结线虫,10%福气多亩1·5-2KG或1·8%阿维菌素2000-3000倍灌根或淡紫拟霉菌,8%二氯异丙醚Ec6-8kg/亩定植前沟施盖土,亩用35-30KG氰胺钙均匀撒施后还薄膜密闭7-10天。初步解答了柑橘“根结线虫”的防治方法,如有疑问,您请继续往下看。知识大课堂:今日一起认识认识柑橘“根结线虫”一、危害症状柑橘根结线虫病主要为害根部,侵入须根,病原线虫寄生在根皮与中柱之间,致根组织过度生长形成大小不等的根瘤。新生根瘤,乳白色,后变黄褐色至黑褐色,根瘤多长在细根上,染病严重的产生次生根瘤及大量小根,致根系盘结,形成须根团;老根瘤多腐烂,病根坏死。根系受害后,树冠现出枝梢短弱,叶片变小,结果率降低,果实小,叶片似缺素,生长衰退等症状,根受害严重的叶片黄化,叶缘卷曲或花多,无光泽,似缺水,后致叶片干枯脱落或枝条枯萎乃至全株死亡。 二、发病规律主要以卵或雌虫越冬,翌年当外界条件适宜时,在卵囊内发育成熟的卵孵化为1龄幼虫藏于卵内,后蜕皮破卵壳而出,形成能侵染的2龄幼虫在土壤中活动,遇有嫩根后即侵入,在根皮与中柱之间为害,刺激根部组织在根尖部形成不规则的瘤状物。在根瘤内生长发育的幼虫再经3次蜕皮则发育为成虫。雌雄虫成熟后开始交尾产卵,该线虫在华南一带完成上述循环约50天左右,一年可发生多代,可进行多次再侵染。初侵染源来自病根和土壤,病苗是重要传播途径,水流是短距离传播的媒介,此外,带有病原线虫的肥料、农具、人畜也可传播。该病在通气良好砂质土中发病重。三、农业防治1、加强栽培管理。不偏施氮肥,增施钾肥;2、控制橘园肥水,保证夏、秋梢抽发整齐;3、结合冬季清园,彻底清除树上与树下的残枝、残果或落地枝叶,集中烧毁或深埋。4、控制夏梢,抹除早秋梢,适时放梢;5、及时防治害虫。四、药剂防治参考10% 灭线磷 颗粒剂(低毒) 使用1000-1200克/亩 撒施10亿CFU/毫升 蜡质芽孢杆菌 悬浮剂(低毒) 使用4.5-6升/亩 灌根98% 棉隆 微粒剂(低毒) 使用30-40克/平方米 土壤处理50% 氰氨化钙 颗粒剂(低毒) 使用48-64千克/亩 沟施5% 噻唑膦 颗粒剂(低毒) 使用4-5千克/亩 土壤撒施3% 克百威 颗粒剂(中等毒) 使用60000-75000克/公顷 条施、沟施1% 阿维菌素 颗粒剂(低毒) 使用1.5-1.7千克/亩 沟施、穴施10.5% 阿维·噻唑膦 颗粒剂(中等毒) 使用1500-1800克/亩 撒施、沟施、穴施2亿活孢子/克 淡紫拟青霉 粉剂(低毒) 使用1.5-2千克/亩 穴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