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 用户 招聘
  • 1510阅读
  • 1回复

[果树]春季桃蚜难防治?学会这3招,教你轻松防治蚜虫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堇却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1-03-15
每年春天,种桃树的果农朋友,可能都会遇到一个头痛的问题,就是桃蚜。很多果农朋友都说,桃蚜太难治了,每年喷2-3遍药,都防治不住。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春季桃蚜为什么那么难防治,以及该怎样进行防治?





1、桃蚜的危害
桃蚜是桃树每年频发的一种害虫,虽然个头小,但是危害却很大。桃蚜是一种刺吸式口器害虫,主要危害桃树的叶片,特别是新生嫩叶,被成虫、若虫群集吸取汁液后,造成叶片卷曲、变黄萎缩,严重影响了桃树的光合作用,同时桃蚜排泄分泌的“蜜露”,也会污染叶片和果实表面,会影响桃树叶片正常的光合作用机能,以及果实的发育和果实的品质。另一方面,桃蚜有一定的迁徙性,它也是桃树一些病害(如病毒病)的传播者。




2、防治效果差的原因
那么,为什么桃蚜难防治呢?我们接下来就从桃蚜本身以及施药方式两个方面来分析一下。
(1)桃蚜的生活习性。蚜虫的繁殖能力非常强,而且可以孤雌繁殖,一头刚出生的雌蚜就有繁殖能力。桃蚜每年大约可发生30-40代,春秋两季温度适宜,是蚜虫繁殖最快、危害最严重的季节。从每年的3-4月份开始,当天气温度稳定在15℃左右时,蚜虫就开始繁殖危害了。




蚜虫的繁殖速度还受温度影响,温度越高,完成一个世代的时间越短,所以进入4-5月份以后,蚜虫世代重叠严重,我们看到一个叶片上的几头蚜虫可能已经是“四世同堂”、“五世同堂”,不同世代的蚜虫对药剂的抗性也是不同的,这也就是为什么越往后,蚜虫越难防治的一个重要原因。




(2)药剂选择与施药方式。防治蚜虫的药剂很多,农户朋友的选择性也比较多样,但是在防治时,经常会遇到这几个误区:
①过度依赖单一药剂。在防治时第一次使用了某种药剂后,效果不错,在接下来的防治中仍旧选择该种杀虫剂,这就会较快地出现抗性;




②忽视药剂的搭配。桃蚜在吸食桃树叶片后,会引起桃树发生卷叶,而蚜虫多藏身在卷叶之中,这时候如果再单一使用触杀性的药剂,药剂根本无法到达桃蚜身上,这样防治不住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③药剂选择不当。很多药剂有效成分的活性都是与温度有直接关系的,春季温度较低,特别是早上或傍晚,温度可能都在10℃以下、甚至更低,这样的温度很多药剂的活性都无法得到充分发挥,这也是打药后效果不好的一个重要因素。


3、如何高效防治桃蚜?

前面我们已经分析了桃蚜难防治的原因,那么接下来我们就可以有的放矢,针对这些因素进行防治。


(1)防治时机很重要。一定要提前防治,桃蚜个体比较小,不容易发现,一般等到发现时,已经很严重了,所以一定要提前防治,在桃树萌芽前结合清园,就可以开始防治;在桃花露红期,这时正是蚜虫卵集中孵化的时期,这也是最关键的防治期;如果错过了前面两次防治机会,可在落花后及时用药。如果没有抓住关键防治时期,出现了桃树卷叶或桃蚜迭代等问题,很容易就会发生控制不住的情况。




(2)药剂的选择和搭配。防治桃蚜一定要选择同时具有内吸性和触杀性的药剂,或者通过混配达到同时具有内吸性和触杀性的功能。常见的具有内吸性的药剂,有:螺虫乙酯、吡蚜酮、氟啶虫胺腈、烯碇吡蚜酮、螺虫乙酯吡蚜酮等,具有触杀性的药剂,有:氟氰菊酯、氯氰菊酯、高氯甲维盐、阿维菌素、苦参碱等。




在使用时,一定要足量和交替用药,还要考虑药剂在当下温度时的活性以及药剂的速效性,避免因温度不高引起防效差;如果耽误了最佳防治时期,还会造成虫害更严重,防治起来也会更加困难。用药时,还可以配合杀菌剂、叶面肥等,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防治。




(3)施药方式和注意事项。春季桃蚜发生时温度较低,若直接用井水或自来水稀释农药,农药可能无法充分溶解,有条件的话,可以使用温水,通过二次稀释来提升药液的溶解性能。施药时间也尽量选择在晴天的上午十点以后至下午四点前,此时是一天中气温较高的时间段,不仅药剂的溶解性较好,同时也是蚜虫比较活跃的时间段,有利于药效的发挥和药剂被蚜虫“吸收”。




来源:头条号/叶雨拾光
  
 
分享到
离线茗莱小宋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1-03-15
路过学习下。多谢分享
快速回复
限80 字节
发帖请遵守“191农资人”电子公告服务规则:https://www.191.cn/read.php?tid=72784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