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柑橘炭疽病俗称爆皮病,是由微小丛壳菌侵染所引起的、发生在柑橘上的一种病害。主要为害叶片、枝梢、花、果实、果梗和苗木,常造成叶枯、梢枯、落花、落果及果实腐烂。想要提高柑橘健康生长状态建议在生长幼期使用壳寡糖和海藻精鱼蛋白产品进行叶喷或冲施。[attachment=803925]那么针对柑橘炭疽病我们要做哪些呢?柑橘炭疽病的防治方法首先是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清洁果园,减少菌源;其次是以预防为主,对症下药;适时采收,恢复树势;最后清除病果,减少采后果实发病。危害症状:柑橘炭疽病主要危害叶片、枝梢及果实,也可危害大枝、主干、花和果梗。 叶片症状:1、叶斑型:干旱季节发生较多,病斑多发生在成长叶片或老叶的近叶缘、叶尖处,半圆形或近圆形,直径3-20毫米,稍凹陷,中央灰白色,边缘褐色或深褐色,病斑上有同心轮纹状排列的黑色小粒点。在空气湿度大时,病斑出现些许红色黏质小点。2、叶枯型:多从叶尖开始,初期为暗绿色水浸状,后迅速扩展成黄褐色云纹状大病斑,病部组织枯死后,常呈“V”字形,病健分界不明显,常造成大量落叶。 枝梢症状慢性型:病梢由梢顶向下枯死,病斑多发生在受冻害后的秋梢上,初为淡褐色椭圆形病斑,后扩大为灰白色长梭形,环绕枝梢1周时,病梢由上而下呈灰白色或淡褐色枯死,与健部交界明显,其上有黑色小粒点。病梢上的叶片常卷缩干枯,经久不落。 急性型:多发生在雨后高温季节,多从枝梢中部开始,迅速向下蔓延,病斑初为淡褐色、椭圆形,后扩展呈梭形、稍凹陷,病斑环绕其上部枝梢枯死。花果症状花期受害,雌蕊柱头变褐腐烂,引起落花。幼果受害,暗绿色油渍状斑点,后扩至全果,病斑凹陷,变为深褐色,引起腐烂落果或干缩成僵果挂在树上经久不落。果实膨大期果梗受害,初为淡黄色,后变褐干枯,引起落果。成熟果症状表现有干疤、泪痕和腐烂3种类型。 储藏期症状储藏期果腐多从果蒂及其附近开始发病,病斑初呈淡褐色水浸状,后变成褐色或深褐色腐烂病扩展至全果。侵染循环病原主要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梢、病叶和病果上越冬。第二年春季,当环境条件适宜时病组织上产生的分生孢子借风雨、昆虫传播,直接侵入或从气孔和伤口侵入。发病部位可以不断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多次再侵染导致病害流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