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 用户 招聘
  • 1079阅读
  • 4回复

[基本技术]小麦赤霉病防治时间及赤霉病防治用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麦赤霉病又称烂穗病、麦秸枯、烂麦头、红麦头、红头瘴,是由多种镰刀菌侵染所引起的、发生在小麦上的病害。从苗期到穗期均可发生,引起苗腐、茎基腐、秆腐和穗腐,以穗腐危害最大。湿度大时,病部均可见粉红色霉层。小麦受害后千综合粒重降低,发芽率下降,发芽势减弱,出粉率低,面粉质量差 ,色泽灰暗,商品价值降低!



一、小麦赤霉病发生前期
小麦赤霉病最容易在抽穗扬花期发生,也就是4月中旬到5月中旬之间。当小麦扬花后一旦遇到阴雨天,湿度合适,赤霉病病原侵入到花药中,先进行营腐生生活,然后侵染到小麦小穗子上。小穗发病后形成枯白穗、瘪粒、赤头、出粉率低等,严重影响小麦品质和商品价值。


二、小麦赤霉病发生的原因
小麦赤霉病从苗期到穗期均可发生,引起苗腐、茎基腐、秆腐和穗腐,以穗腐危害最大。湿度大时,病部均可见粉红色霉层。


苗腐:由种子带菌或土壤中的病菌侵染所致。先是芽变褐,然后根冠腐烂。轻者病苗黄瘦,重者幼苗死亡。手拔病株易自腐烂处拉断,断口褐色,带有黏性的腐烂组织。


茎基腐:腐幼苗出土至成熟均可发生,麦株基部组织受害后变褐腐烂,致全株枯死。


秆腐:多发生在穗下第一、二节,初在叶鞘上出现水渍状褪绿斑,后扩展为淡褐色至红褐色不规则形斑,病斑也可向茎内扩展。病情严重时,造成病部以上枯黄,有时不能抽穗或抽出枯黄穗。


穗腐:发生初期,在小穗和颖片上出现小的水渍状淡褐色病斑,后逐渐扩大至整个小穗,小穗枯黄。湿度大时,病斑处产生粉红色胶状霉层。后期其上密生小黑点,即子囊壳。后扩展至穗轴,病部枯褐,使被害部以上小穗形成枯白穗。


三、小麦赤霉病防治时间

1、小麦赤霉病的最佳防治时期,为小麦齐穗至扬花初期(扬花5%左右),宜早不宜迟。若抽穗期天晴、温度高,麦子边抽穗边扬花,那么齐穗期就可以用药;若抽穗期温度低、日照少,麦子先抽穗后扬花,宜在始花期用药;抽穗期若赶上连阴雨天气,赤霉病有流行可能时,喷药宁早勿晚,不要等到天晴时或扬花时再喷药,应抢雨隙多次喷药防治;若使用内吸性好、持效期长的药剂防治时期可提前到小麦抽穗初期。如遇阴雨天气,需在用药后5-7天,补防一次。


2、防治药剂的选择
防治赤霉病的药剂有很多.主要推荐15378717347

优利普35%唑醚氟环唑+30%戊唑嘧菌酯
1、两个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吡唑醚菌酯+高活性嘧菌酯+两个三唑类化合物戊唑醇和高活性氟环唑,超强组合应用,让小麦赤霉病防治不再是难题。
2、治疗+铲除+保护:针对性更强,铲除更彻底。

 
分享到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2-05
离线4VY6BI1GDMZC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02-05
多种镰刀菌
离线59X83MTEO6QH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02-12
快速回复
限80 字节
发帖请遵守“191农资人”电子公告服务规则:https://www.191.cn/read.php?tid=72784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