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学选择有机水溶肥料
在现代农业中,有机水溶肥料以其高效、环保、安全的特点,成为广大农户提升作物产量和品质的首选。然而,市场上的有机水溶肥料种类繁多,品质参差不齐,如何选择一款真正适合自己的肥料呢?有机水溶肥料定义:以游离氨基酸、腐植酸、海藻提取物、壳聚糖、聚谷氨酸、聚天门冬氨酸、糖蜜、鱼体及发酵降解物等有机资源为主要原料,经过物理、化学和(或)生物等工艺过程,按植物生长所需添加适量大量、中量和(或)微量元素加工而成的、含有生物功能成分的液体或固体水溶肥料。Part 01.有机水溶肥料的优点
1、改良土壤
通过有益菌的大量繁殖,在植物的根系周围形成了优势种群,抑制了其他有害菌的生命活动。
快速分解土壤有机物质,促进土壤团粒的形成,且通过有益菌的活动能够疏松土壤,土壤的保肥、供肥、保水、供水及透气性都得到很好的调节。
分解土壤中的农药残留,避免残留农药对下季作物产生药害。还可对植物生长过程中,通过根系排放的有害物质进行分解。
2、固氮、解磷、解钾功能 能够部分利用空气中的氮,通过有益菌生长代谢产生相应的酶和酸,可对土壤中难溶性的磷、钾肥(土壤中难溶性磷肥占95%,难溶性钾占98%)进行分解,从而成为植物所能吸收的磷钾肥。因此能够大大提高作物对肥料的利用率,从而减少肥料的施用。
3、提高作物品质 解磷、解钾的同时,能够促使土壤中微量元素的释放,被作物所利用,同时有益菌代谢产生多种植物所需的物质,如小分子氨基酸、生长刺激物质、维生素等。4、促进作物早熟和延长采收期 由于土壤理化性质得到改善,土壤养分丰富且平衡,土壤中肥料能够更好的被作物很好的吸收,因此能够促进作物早熟和延长采收期。5、见效相对较快 和微生物菌肥配合使用,能够持续不断的改良土壤,2-3年就可使土壤完全达到生产有机作物的标准,且因为有益菌能够快速分解有机物质为作物吸收,所以克服了有机肥料肥效慢的特点,单施有机肥产量低的特点。6、绿色无污染 有机水溶肥可避免环境污染,且有益菌在植物根系周围不断的繁殖代谢,持续地、非过量的向作物提供营养。Part 02.如何科学选择有机水溶肥料
一、登记证号与执行标准选择有机水溶肥料时,首先要查看产品的登记证号和执行标准。这是判断产品是否合规、是否经过国家权威机构检测认证的重要依据。二、根据作物需求选择种类1、作物种类
不同作物对养分的需求有很大差异。例如,叶菜类作物对氮元素需求较高,以促进叶片生长;而果树类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对氮、磷、钾以及中微量元素的需求各不相同。种植的是草莓,在开花结果期需要高钾的有机水溶肥来促进果实膨大、提高甜度和色泽。而对于黄瓜等瓜类作物,生长前期需要平衡型的有机水溶肥促进植株生长,结果期则需高钾型以保证果实品质。
2、生长阶段
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对养分的需求也不同。一般来说,苗期需要高氮型有机水溶肥促进茎叶生长;开花期需要适量的磷元素来促进花芽分化;结果期则需要高钾型有机水溶肥来提高果实品质和产量。
比如小麦,在返青期可以使用含有鱼蛋白和腐植酸的有机水溶肥,促进根系生长和分蘖;而在灌浆期则需要高钾有机水溶肥来增加千粒重。
三、土壤状况 不同质地的土壤保肥保水能力不同。沙质土壤透气性好但保肥保水能力差,应选择养分释放缓慢、肥效持久的有机水溶肥;黏质土壤保肥保水能力强,但透气性差,可选择水溶性好、不易造成土壤板结的有机水溶肥。例如,在沙质土壤中种植西瓜,可以选择含
有氨基酸和海藻酸的有机水溶肥,既能提高土壤保水能力,又能促进西瓜根系生长。
土壤酸碱度会影响养分的有效性。酸性土壤中,可选择含有碱性物质的有机水溶肥来调节土壤酸碱度,同时提高磷、钙、镁等元素的有效性;碱性土壤中,则可选择含有酸性物质的有机水溶肥。若土壤偏酸性,种植蓝莓时可选用含有硫磺和腐植酸的有机水溶肥,调节土壤 pH 值的同时为蓝莓提供充足养分。
肥力低的土壤需要选择养分含量高、肥效快的有机水溶肥;肥力高的土壤则可选择养分含量适中、具有改良土壤功能的有机水溶肥。对于长期连作导致土壤肥力下降的菜地,可以选择含有大量有机质和有益微生物的有机水溶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四、警惕激素肥料和虚假宣传 在市场上,有些不良商家会利用激素肥料进行虚假宣传,误导农户购买。这些激素肥料虽然短期内效果显著,但长期使用会对作物造成严重的伤害,降低品质和产量。因此,在选择肥料时,一定要警惕那些过于夸张的宣传和效果不持久的肥料产品。
结语 有机水溶肥是一种新型的肥料,它不仅能够提供植物所需的营养元素,还能够改善土壤质量,促进植物生长和发育。因其由天然材料制成、对环境友好的特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农民和种植者选择。其主要作用是可溶性营养素的提供,使植物根系更容易吸收,从而增强植物的免疫力、防治病虫害的能力,提高作物品质和产量。
只有选择了真正适合自己的肥料产品,才能为作物的健康生长和高产高质提供有力保障。希望本文能为广大农户在选择有机水溶肥料时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