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376847
-
- 注册时间2023-03-06
- 最后登录2025-09-25
- 在线时间1540小时
-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
|
一、小麦茎基腐病的症状- 苗期:最初在芽鞘或者第一叶鞘上有褐色线型斑,严重时茎基部褐色腐烂引起苗枯.- 成株期:小麦抽穗后茎基部第1-2节变褐腐烂,叶鞘产生褐色条斑,病斑扩大联合入茎,严重时可扩展至第2-3节,导致旗叶干尖.- 穗期: 严重病株产生白穗症状,籽粒秕瘦甚至无籽,根部变褐腐烂,整株易被拔起. 二、小麦茎基腐病的管理措施 1. 农业防治:合理轮作倒茬能有效减少病原菌积累,如与大豆、玉米等作物轮作。选用抗病品种是预防茎基腐病的基础,播种前精细整地,深耕土地,将病残体深埋地下,减少病原菌基数。同时,控制播种深度和密度,保证小麦植株生长健壮,增强自身抗病能力。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和生物菌肥,提高土壤肥力和透气性;及时排灌,避免田间积水或干旱,创造不利于病害发生的环境。2. 化学防治:种子处理是关键环节,可选用咯菌腈、戊唑醇、苯醚甲环唑等药剂进行拌种或包衣,在小麦返青至拔节期,是药剂防治的重要时期。可选用丙硫菌唑、唑醚氟环唑、戊唑嘧菌酯、戊唑醇、咪鲜胺、丙硫菌唑戊唑醇等单剂或复配药剂搭配30%甲霜噁霉灵进行喷雾防治,重点喷施小麦茎基部,确保药剂能够覆盖发病部位,抑制病害蔓延。 三、小麦茎基腐病防治的注意事项1. 施药时间:选择晴朗无风的天气施药,避免在高温、强光时段施药,以免造成药害。一般在上午 9 点至 11 点和下午 4 点至 6 点施药较为适宜。同时,要注意在小麦发病初期及时施药,错过最佳防治时期会影响防治效果。2. 施药器械与方法:使用雾化效果好、喷雾均匀的施药器械,如背负式电动喷雾器或植保无人机。施药时要将喷头压低,使药剂能够直接喷到小麦茎基部,确保药剂覆盖均匀。对于发病较重的地块,可适当增加用药量和施药次数,但要严格按照农药使用说明操作,避免农药残留超标。3. 药剂轮换使用:长期单一使用一种药剂容易导致病原菌产生抗药性,降低防治效果。因此,在防治过程中,要注意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药剂,如一季小麦可交替使用丙硫菌唑、唑醚氟环唑、戊唑嘧菌酯、戊唑醇、咪鲜胺、丙硫菌唑戊唑醇等药剂。4. 安全防护与环境保护:施药人员要穿戴防护服、口罩和手套,做好个人防护,避免皮肤接触和吸入农药。施药后,妥善处理农药包装物,避免污染环境。同时,注意保护田间有益生物和生态环境,避免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对非靶标生物造成伤害。 35%唑醚氟环唑悬浮剂15378717347    35%唑醚氟环唑+30%戊唑嘧菌酯悬浮剂(30%丙硫菌唑可分散油悬浮剂+400克/升戊唑·咪鲜胺水乳剂)40%丙硫菌唑·戊唑醇悬浮剂(450g/升咪鲜胺水乳剂+430g/升戊唑醇悬浮剂) 总之,小麦茎基腐病的防治需要综合运用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等多种手段,并注意防治过程中的各项细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