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 用户 招聘
  • 2034阅读
  • 1回复

[基本技术]螺虫乙酯 吡丙醚 哪个更好?蚜虫蓟马白粉虱防治如何选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4-07-25
螺虫乙酯和吡丙醚都是专注于杀卵的两款药剂,其中螺虫乙酯是拜耳公司研发的季酮酸类化合物,它是迄今具有双向内吸传导性的现代杀虫剂之一,可以在植物体内上下移动,抵达叶面和树皮,能够轻松渗透虫卵表壳,对尚未孵化的幼虫进行有效灭杀;其次是吡丙醚,它能够产生抑制保幼激素类几丁质的合成,使雌性害虫无法正常生育,幼虫无法正常蜕皮,从而将害虫进行杀死。


吡丙醚:是20世纪80年代由日本住友公司开发的一种保幼激素类几丁质合成抑制剂。它主要通过抑制害虫体内几丁质的合成,使害虫的卵无法孵化为幼虫,蛹无法羽化为成虫,从而将害虫杀死。


10%吡丙醚悬浮剂15378717347
吡丙醚具有胃毒、触杀和内吸作用,不仅具有很强的杀卵活性,还可影响幼虫蜕皮和繁殖。连续使用具有杀卵绝育的作用。
吡丙醚主要防治瓜果蔬菜的蚧类、粉虱类、蓟马、蚜虫、小菜蛾等多种同翅目、鳞翅目、双翅目、缨翅目害虫,以及蚊子、苍蝇、蟑螂、跳蚤等多种卫生害虫。

螺虫乙酯:由德国拜耳公司于上世纪90年代开发的一种季酮酸类杀虫剂。
螺虫乙酯以其独特的杀卵活性和双向内吸传导性,也是目前仅有的几个具有双向传导性的杀虫剂之一,胃毒为主、触杀为辅。


22.4%螺虫乙酯悬浮剂15378717347
螺虫乙酯预防用药更彻底,可防治隐蔽害虫,杀虫谱广,且持效期长等特点,近年来成为抗性小虫市场的主力军。但注意与其它药剂混配使用,以增强防效。除了红蜘蛛,螺虫乙酯对蚧壳虫、蚜虫、粉虱、木虱、梨木虱、蓟马等害虫都有很好的防效,尤其对不容易被发现和有壳的害虫如蚧壳虫、粉虱防效显著。





优利普抗性白粉虱终极解决方案15378717347
​10%烯啶虫胺+20%呋虫胺+10%吡丙醚
​1、三重触杀+三重内吸+长效杀卵+良好的安全性。
​2、三重内吸全株传导:白粉虱终极应用组合,持效期更长。
 
分享到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4-07-26
快速回复
限80 字节
发帖请遵守“191农资人”电子公告服务规则:https://www.191.cn/read.php?tid=72784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