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中微量元素小用量大作用
肥料是粮食的“粮食”,科学施肥是作物高产的重要措施。像人一样,如今,作物也要从“吃饱”向“吃好”转变。中微量元素肥料是粮食的“营养剂”,中量元素包括钙、镁、硫,微量元素包括铜、铁、锰、锌、硼、钼等,其特点是含量低、用量少、作用大、不可缺。中微量元素肥料的重要性
中微量元素是酶、维生素、激素的重要组成部分, 直接参与作物机体的代谢过程, 缺少微量元素将影响农作物生长发育, 轻则造成减产, 重则颗粒无收。中微量元素肥料与作物的相互关系被归纳为肥料的三大定律:(1) 同等重要律,即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同等重要,缺一不可;(2) 不可替代律,各种必需营养元素不能相互替代;(3) 最小养分律,要保证作物正常生长发育而获得高产必须满足它所需要的一切营养元素, 若其中一种营养元素达不到需求量, 作物生长就受这一最少的营养元素所制约。
中微量元素的作用
1、提高农产品品质中微量元素水溶肥料能够为作物补充钙、镁等营养元素,能够改善作物的品质,提高作物的产量。2、提高座果率施用中微量元素水溶肥料能够降低黄叶病、小叶病发生的机率,而且还能减少落花落果,提高坐果率。
3、降低不良果 在膨果期施用中微量元素水溶肥料,不仅能够降低裂果、日灼果等不良果出现的机率,还能使果实的表面变得更亮,而且能够延长叶片功能期,果实的储存期也变得更长。4、调理土壤中微量元素水溶肥料也能够调理土壤,改善土壤中磷肥的有效性,改良土壤的物理性质,也能够调整作物对于微量元素的吸收量,促使作物生长的更好。5、提高作物抗逆性增施微量元素以满足农作物对各种元素的需求,可提高作物的抗逆性、抗倒伏性、抗旱性,减少病虫害的影响,促进作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施用注意事项
1、防止微肥用量过大要均匀施肥,浓度适宜,否则会引起植物中毒,污染土壤与环境。2、土壤调节中微量元素的缺乏,往往不是因为土壤大中微量元素含量低,而是其有效性,通过菌肥进行土壤调节,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的中微量元素营养条件。3、不可替代性中微量元素和氮、磷、钾等营养元素都是同等重要,不可替代,只有在满足了植物对大量元素需要的前提下,施用中微量元素肥料才能充分发挥肥效,才能表现出明显的增产效果。产品推荐
当前常用的微量元素分为易溶性无机盐、难溶性无机盐和螯合态等类型,易溶性无机盐有硫酸盐、氯化物和硝酸盐等,难溶性无机盐多为磷酸盐、碳酸盐、氧化物和硫化物类物质,螯合态是与微量元素(硼、钼、氯除外)螯合而生成的螯合物。 促进植物对中微量元素的吸收和利用,发挥中微量元素的最大功效是中微量元素肥料发展的关键。 由于铁、锰、锌、铜等无机矿质元素进入土壤后极易被固定,部分元素间还存在拮抗作用,故以无机盐形式直接施入土壤的有效性较差,难以被作物利用。相较于传统无机盐类型的中微量元素肥,螯合态中微量元素肥具有稳定性好、不易被土壤固定、易溶于水、利于作物吸收等优点,且更适合用作水溶肥和叶面肥,使用较为方便。
中微量元素肥料的使用方法1、土壤施肥通常作为基肥和种肥,通常与含有氮、磷、钾等化肥和有机生物肥一起均匀施入,施用量根据作物和中微量元素肥料种类而定不宜过大。2、根外追肥对作物茎叶进行喷施或滴灌,避免土壤中肥料不均而造成的危害,同时也可以在植物的不同发育阶段,根据具体的需要进行多次喷施或滴灌,以提高肥效。
目前,中微量元素肥料应用正在由大田作物向经济作物拓展,农业用肥也由氮磷钾养分配比向氮磷钾、钙镁硫、硼锌铁钼铜锰全营养配比深化。在我国提出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的背景下,农业发展亟需推广应用中微量元素肥料,做好中微量元素与大量元素之间的协同配合,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和增产增收。END<mp-style-type data-value="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