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 用户 招聘
  • 11421阅读
  • 1回复

[调节剂]浅谈植物生长调节剂—生长素,吲哚乙酸、吲哚丁酸、萘乙酸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3-01-31
吲哚乙酸、吲哚丁酸、萘乙酸都为生长素,由根、茎、叶吸收,是几种常见植物生长调节剂,都具有诱发不定根形成,提高树木扦插成活率;提高座果率,防止采前落果,促进开花,诱导单性果实的发育,延迟果实成熟的作用。这里谈谈这几种生长素区别。

吲哚乙酸吲哚乙酸是内源生长素,有多方面的生理效应,这与其浓度有关。低浓度时可以促进生长,高浓度时则会抑制生长,甚至使植物死亡,这种抑制作用与其能否诱导乙烯的形成有关。生长素的生理效应表现在两个层次上。在细胞水平上,生长素可刺激形成层细胞分裂;刺激枝的细胞伸长、抑制根细胞生长;促进木质部、韧皮部细胞分化,促进插条发根、调节愈伤组织的形态建成。在器官和整株水平上,生长素从幼苗到果实成熟都起作用。生长素控制幼苗中胚轴伸长的可逆性红光抑制;当吲哚乙酸转移至枝条下侧即产生枝条的向地性;当吲哚乙酸转移至枝条的背光侧即产生枝条的向光性;吲哚乙酸造成顶端优势;延缓叶片衰老;施于叶片的生长素抑制脱落,而施于离层近轴端的生长素促进脱落;生长素促进开花,诱导单性果实的发育,延迟果实成熟。

吲哚丁酸吲哚丁酸与吲哚乙酸功能类似,能促进细胞分裂与细胞生长,诱导形成不定根,增加座果, 防止落果,改变雌、雄花比率等。可经由叶片、树枝的嫩表皮、种子进入到 植物体内,随营养流输导到起作用的部位。于插条生根,可诱导根原体的形成,促进细胞分化和分裂,有利于新根生成和维管束系统的分化,促进插条不定根的形成。主生侧根和毛根。(低浓度与赤霉酸等协同促进作物生长,高浓度则诱发乙烯利生成促进植物组织成熟和衰老。

萘乙酸萘乙酸是一种广谱植物生长调节剂,能迅速促进细胞分裂与扩大(膨果、膨大),诱导生成不定根,具有促进生长、促进生根、抽芽、开花、增加坐果,防止落果,改变雌雄花比率。具有形成无核果实、促进早熟、增产等作用,同时增加植物抗逆、抗旱、抗病、抗盐碱抗干热风的能力。可经叶片枝干传导全株。适用于谷类作物增加分蘖,提高成穗率和千粒重;棉花减少蕾铃脱落增桃增重。果树促进开花,防落果、催熟增产。瓜果蔬菜防止落果和形成小籽果;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奈乙酸和吲哚丁酸之间的区别1、作用机理不同
吲哚丁酸重点侧于生侧根也就是不定根,奈乙酸重点侧重于生主根。
2、理化性质
不同吲哚丁酸溶于丙酮、乙醚和乙醇等有机溶剂,难溶于水;奈乙酸纯品为白色无味结晶,可溶于热水。化学性质稳定,遇碱可生成相应的盐。



吲哚乙酸和吲哚丁酸之间的区别 吲哚乙酸的作用机理是促进细胞分裂、伸长、扩大,诱发组织分化,提高细胞膜的透性,加快原生质流动。
吲哚丁酸的基本生理功能与吲哚乙酸相似。能作用于植物的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但不如吲哚乙酸明显,主要用于促进插条发根,有效地促进形成层的细胞分裂。维持药效时间较长,形成不定根多而细长,被植物吸收后不易在体内传导,往往停留在处理部位,因而主要用于促进插条生根。
1、来源不同
吲哚丁酸是植物内源激素,来源是植物体内,可以在植物体内合成;吲哚乙酸是人工合成的物质,和IAA近似,不存在于植物体内。
2、理化性质不同
吲哚乙酸纯品是无色叶状晶体或结晶性粉末。易溶于无水乙醇、醋酸乙酯、二氯乙烷,可溶于乙醚和丙酮,不溶于苯、甲苯、汽油及氯仿。
吲哚丁酸溶于丙酮、乙醚和乙醇等有机溶剂,难溶于水。
 
分享到
离线味丹公司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3-02-02
学习了

供应高含量氨基酸、酶解鱼蛋白,酶解壳寡糖,螯合钙镁。电话/微信:18663837287  QQ:954817988   孙先生  
快速回复
限80 字节
发帖请遵守“191农资人”电子公告服务规则:https://www.191.cn/read.php?tid=72784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