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 用户 招聘
  • 1706阅读
  • 0回复

[其它]哈密瓜枯萎病是怎么产生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帕瓦罗蒂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2-05-24

哈密瓜枯萎病是一种细菌性,在哈密瓜生长期间普遍出现,常造成较大的损失,甚至是种植地大面积的绝收,严重影响了农户们的种植效益。本文为大家总结了哈密瓜枯萎病的主要症状、病原、传播途径及防治措施,供农户们参考。
主要症状:
    主要出现在茎秆和幼果的尾部,病部区域出现浅黄色菌脓,带有腐败的恶臭味,气味挥发性较强。病症由内而外,隐蔽性强,主要侵染维管束。茎部感染流脓后,植株很快死亡。
    病原:
    病原为细菌,属系统性分布为害整株的病害,主要危害西瓜、甜瓜等葫芦科作物。发病湿度10——30℃,相对湿度70%以上,最适发病温度24——28℃.耐最低温8℃,最高温42℃,超出极限8——10分钟可致死。在海南反季节设施大棚高温高湿环境下,有利于该病发生及危害,尤其在3月份的雨季,发病达到高峰期。
    传播途径:
    一是种子带菌引起发病;二是病残体带菌遗留在土壤中,病菌从水孔或伤口侵入引起发病。在整个哈密瓜生育期内,该病菌都可以侵染植株。
    在晴雨交替频繁以及闷热环境则爆发严重,重茬或与瓜类植物连作发生更为严重;施入未经堆沤腐熟的有机肥或农事操作伤根会造成发病严重;雨天排水不畅或大水浸灌容易引起病害传播。
防治措施:
1、肥水管理
  采用测土配方施肥,要少施氮肥,多施有机肥,并在生长期常喷施叶面肥及杀菌药剂,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注重防止虫害或人为伤害,减少伤口。一般晴天12:00——14:00小水灌溉,目的是创造有利于植株生长的环境,提高抗逆性。
2、化学防治
目前哈密瓜种植中枯萎病这样的世界难题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北京清大科威尔研究中心专家马建伟老师已经攻克植物枯萎病的问题,钻地跑斗重茬是北京清大科威尔研究所科研人员经过几十年研究试验得出的成果,对于治理植物枯萎病有显著的效果。
3、其他
栽培过程中,尽量减少伤口。除须、打叶、去侧芽是要使用消毒的工具,并保证每换一株消毒一次。选择干燥、适温的气候条件下操作,以便伤口快速愈合。
 
分享到
快速回复
限80 字节
发帖请遵守“191农资人”电子公告服务规则:https://www.191.cn/read.php?tid=72784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