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 用户 招聘
  • 2635阅读
  • 0回复

[时下提醒]韭菜灰霉病如何防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1-12-07
一、韭菜灰霉病症状及危害
  灰霉病是保护地韭菜的一种重要病害。轻病田可减产10%~30%,重病田可造成毁棚绝产,严重影响春节上市韭菜的产量与品质。
  灰霉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
  1、白点型:初期叶面上生白色至浅灰褐色的小点,一般正面多于叶背面,斑点扩大后呈椭圆形至梭形,在湿度大时表面生稀疏的霉层,后期病斑互相联合成大片枯死斑,引起半叶或全叶枯死,潮湿时枯叶表面密生灰色至灰褐色的绒毛状霉层。
  2、湿腐型:有时病叶上不产生白点。
  3、干尖型:由割茬的刀口处向下腐烂,开如呈水渍状,后变为淡绿色,有褐色轮纹,病斑为半圆形至“V”字形,以后病部继续向下扩展2~3厘米,病叶黄褐色,湿度大时生灰色或灰绿色绒毛状霉层。

二、韭菜灰霉病传播途径
  韭菜灰霉病的病原以病叶上的灰霉传播,韭菜收割时将病原散落在土表。病原对湿度要求较严格,在大棚相对湿度84%以下时,孢子不能萌发。相对湿度92%~95%时利于病原萌发。
  韭菜灰霉病的病原生长的温度范围是15~30℃,菌丝生长的适温是15~21℃。温度升高产生菌核,27℃产生菌核最多。

三、韭菜灰霉病发病原因  1、冬春季栅室栽培韭菜,多采用密闭保温措施,棚内高湿,空气相对湿度达95%以上,棚膜滴水,叶面结露,加之光照不足,忽冷忽热,昼夜温差大,非常有利于灰霉病发生,使灰霉病成为棚栽韭菜最严重的病害,初春即可达发病高峰期,防治不及时可能毁棚。
  2、土壤黏重,排水不良,浇水不当,过度密植,偏施氮肥,植株衰弱,伤口、刀口愈合慢等情况都导致发病加重。连作田遗留有较多病残体,菌源量大,发病早而重,而新茬大棚发病较轻。  3、收割韭菜不仅有助于孢子分散传播,而且所造成的伤口,是病原菌侵入的门户。因而头刀韭菜发病较轻,2-3刀韭菜发病逐渐加重。
四、韭菜灰霉病防治农药  扣棚后每亩用10%或者30%百菌清烟剂250~300g,杀灭棚内残存的病原。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 1 000~1 500倍液,或50%的农利灵颗粒剂 1 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800倍液,每次每亩喷施药液50kg,隔5~7天喷1次,连喷2~3次。每亩也可选用5%百菌清粉尘剂1kg,或6.5%万霉灵粉尘剂1kg,使用喷粉器均匀喷粉。
 
分享到
快速回复
限80 字节
发帖请遵守“191农资人”电子公告服务规则:https://www.191.cn/read.php?tid=72784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