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内容是蔬菜生产痛点问题解析,想要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点击下方链接观看完整直播内容:
在咱们种棚的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就是影响我们增收的“痛点”。对于蔬菜生产中的痛点,咱们必须要做到心中有数。目前,蔬菜生产中,影响或抑制蔬菜生产的痛点主要集中在土肥、管理、病害三大类,约10个痛点问题上。
第一类:土壤与肥料1.土壤盐渍化2.土壤板结3.土壤养分失衡4.肥料:选择、使用不合理第二类:棚事管理5.浇水不均衡6.地膜铺设不当7.温度管理不稳定
第三类:病害防治8.土传病害严重9.根结线虫威胁10.病毒病防治不得法
1.土壤盐渍化 现在,棚室土壤的富营养化十分严重,在夏季蒸发量大的时候,就会在棚室的地表看到各种的白、红霜,一旦棚室内光照弱湿度大,就会在地表长满绿色的青苔。土壤的富营养化是长期大量施肥导致的,最终会演变成土壤盐渍化,不适合蔬菜的栽培。
土壤盐害的发生,除了棚室是一个密闭环境这个大因素外,主要还是施肥导致的。一方面很多菜农认为大投入就会有大产出,因而在使用肥料的时候不管蔬菜能不能够全部利用,一味地加大肥料的用量,这样非但不能够提高产量,而且对蔬菜来说却是一个很大的威胁。
另一方面就是施肥比例失调。在实际生产中,菜农为提高蔬菜产量盲目大量施肥,且偏施氮、磷、钾肥,不重视中微量元素的施用。有机肥和化肥的比例失调,肥料投入大利用率却很低。在目前化肥用量已经较高的情况下,还大量施用未腐熟的鸡鸭粪等有机肥,却忽视秸秆、厩肥等的施用,鸡鸭粪未经发酵分解,很容易造成盐害。
2.土壤板结 土壤板结往往伴随着盐渍化而发生。板结的土壤坚硬,透气性差,浇水时渗透能力极差。土壤干燥后干硬结块,不易破碎,裂缝特别宽深。这样的土壤中空气含量很少,不利于作物根系的生长,使作物生长缓慢,病害加重。
3.土壤养分失衡 蔬菜生长所需的17种必须营养元素在土壤中相互影响。而在不合理施肥时,养分失衡现象明显,如氮、磷、钾往往超标严重,而钙、镁、锌、铁、硼等中微量元素却被抑制或不足。更容易导致土壤酸碱化、缺素症的发生。
4.肥料选择使用不合理 1.化肥过量、有机肥不足在一些地区,底肥、追肥重化学肥料,底肥中有机肥用量不足。土壤有机质得不到满足,土壤恶化严重。2.有机肥不腐熟有机肥不腐熟直接使用,虽其发酵过程对土壤改良具有良好效果,但是发酵时易对作物产生毒害,如肥害、气害等。3.功能、营养运用不合理一些菜农喜用功能性产品,但有些产品虽具有功能性但不含矿质营养,长期使用造成养分缺乏。
5.浇水不均衡 适宜的土壤含水量既能够满足蔬菜对养分的需求,又能够调节棚内适宜的湿度。而浇水不均则会导致土壤湿度过大过小的情况,土壤湿度过大易引发沤根、病害等,土壤湿度过小会影响养分的吸收,从而易出现缺素。旱涝不均易引发裂果。
6.地膜铺设不当 地膜覆盖具有保持土壤湿度、温度、防草、抑湿等效果。生产中地膜覆盖常出现全棚严密覆盖、贴地覆盖的情况。虽然能够达到以上效果,但会严重影响土壤的通透性,导致土壤气体比例失衡。容易导致根系、有益菌等处于厌氧环境中,不仅生长、繁殖受阻,更易产生更多的有毒有害物质。生产中一些黄头、黄叶,植株、根系等生长缓慢的情况就是因为地膜覆盖不当引发的
7.温度管理不稳定 生产中,昼夜温差小、夜温要么过高要么过低,始终控制不到蔬菜适宜的温度需求范围。夜温过高,昼夜温差小,蔬菜的呼吸消耗增大,常造成徒长、花芽分化不良的情况,更不利于有机营养的存储和转移。夜温过低,则影响到蔬菜的正常生长。如导致卷叶等。
8.土传病害严重 在土壤恶化的条件下,土传病害日益严重,蔬菜死棵屡见不鲜。如根腐病、枯萎病、茎基腐病、青枯病等。不仅直接影响到了蔬菜产量,而且加大了菜农的经济投入。
9.根结线虫威胁 根结线虫病在蔬菜生产中有愈演愈烈之势。很多菜农对与根结线虫的防治十分盲目,既没有对其做好对根结线虫的预防,也没有选择出好的药剂。其实目前已经出现了一些比较不错的防治方法,但将这些方法用到好处的菜农还很少。
10.病毒病防治不得法 病毒病是蔬菜上的癌症,可防而不可治。每年在高温季节,许多棚室都会因病毒病而拔园。病毒病的传播主要是依靠虫传。因此在防治病毒病时,防虫重于防病。培育壮棵、喷洒抗毒产品也是防毒的重要措施。
夏季抑制光照的措施: 设施:遮阳网(主要材质聚乙烯)遮光布(主要材质聚酯纤维)降温剂撒泥浆
遮阳网分类: 扁丝遮阳网
圆丝遮阳网
遮阳网的覆盖方式
遮光布——纯色型、混色型
降温剂
撒泥浆
提高泥浆黏着性可掺入面粉
想要了解更多相关内容添加小编微信(微信号:nongzirenbianji),即可进群讨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