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 用户 招聘
  • 2048阅读
  • 5回复

[基本技术]当前降雨较多!注意防治花生叶斑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OO_e6me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1-07-26
花生褐斑病和花生黑斑病统称花生叶斑病,是花生上最主要的这两种病害,它们主要侵染叶片,都能进行多次再侵染造成病害的流行,导致大量的落叶,对产量影响很大。7月份8月份是两种病害的盛发期,当前阴雨天气较多田间湿度较大最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应提前做好预防。


褐斑病


黑斑病


1、两种病害的发病过程
花生褐斑病和黑斑病都是气传性真菌病害,同属半知菌亚门,主要以菌丝、子实体和分生孢子在花生病残体上越冬,翌年春季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或昆虫进行传播进行初侵染,在高湿寡照条件下能进行多次再侵染,造成病害严重发生。两种病害侵染方式相同、危害部位相同、症状表现不同,其最大的区别是褐斑病为褐色病斑有明显的黄色晕圈,黑斑病黑色没有黄色晕圈如上图。


2、两种病害的发生条件
①连作田发生重:花生叶斑病病原菌在病残体上越冬,连年种植的花生田,田间病残体多病原菌积累多,条件适宜时发生就重。

②氮肥使用过多发生重:花生是固氮作物,氮肥需求较少,偏施氮肥会造成茎叶徒长,叶片柔嫩,田间密闭容易发病。
③种植密度高发病重:密度过高植株拥挤,田间通透性差,下部光照差湿度高容易得病。
④低洼地发生重:土壤黏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田间湿度持续较高发生重。
⑤雨水多发生重:叶斑病的发生条件是温度、湿度、光照和降雨,在温度适宜的情况下,湿度高、光照弱、降雨次数多发生重。


3、花生叶斑病综合防治措施
①选用抗病品种:实行多个抗性品种搭配种植,利用品种间抗性差异,减少损失。
②轮作:可与红薯、玉米、大豆等进行轮作2年以上,“饿死”病原菌。

③清洁田园,花生收获后彻底清除田间花生枝叶,减少病原菌的越冬基数,减轻来年病害的发生。

④合理密植增施磷钾肥:花生种植前应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控制氮肥使用量,避免徒长,增加抗病力。通过合理密植控制花生群体,降低田间湿度控制病害发生。


⑤化学防治:生长季节药剂防治是控制叶斑病的主要手段,应根据天气情况灵活掌握。天气持续干燥不易发病,阴雨连绵病害重,花生开花后第一次降雨是叶斑病初侵染的主要有利条件,也是防治叶斑病的关键期,应仔细喷药。应注意以下事项。


⑴控制旺长:对于旺长的花生应喷施多效唑或甲哌鎓控旺,控制群体密度,提高田间通风透光能力,降低湿度减轻发病。控旺使花生植株健壮能很大程度降低发病。


⑵雨后喷药:雨后田间湿度达80%以上,并且叶片表面有水膜或水滴,最有利病菌侵入。第一次降雨之后是控制叶斑病的主要时期,如果发现病斑应间隔7天连喷两次杀菌剂。前期控制得好,到雨季发生就轻,前期控制不好分生孢子就会进行多次再侵染导致病害盛行。药剂应选择内吸性杀菌剂,最好上下喷透。可选用戊唑醇、苯甲多菌灵、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唑醚代森联等等,喷药时可加入磷酸二氢钾等高钾肥。


如:
70%代森联800倍+43%戊唑醇4000倍+0.3%磷酸二氢钾或60%唑醚代森联1000倍+0.3%磷酸二氢钾


花生一般是在沙质或沙壤质土壤种植,在合理密植、正常灌溉的情况下,正常的土壤和空气湿度一般不会引起叶斑病的发生,只有遭遇连阴雨的天气田间湿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时才能引起发病,所以雨后天晴无论花生有病没病都要进行防治,这是预防叶斑病的关键所在。


作者:崔山水

  
 
分享到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1-07-26
离线劲脉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21-07-26
搬着小板凳,来学习。
离线泓韧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21-07-26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21-07-31
郑州兰沃水溶肥,叶面肥,微生物菌肥厂家19139736765

内容来自Android手机客户端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21-09-17
学习了。
快速回复
限80 字节
发帖请遵守“191农资人”电子公告服务规则:https://www.191.cn/read.php?tid=72784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