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周年连作种植蔬菜,和良好的温湿度条件十分有利病虫害发生为害,茄子黄萎病危害特别严重。病初伤害叶片,后期会导致全株枯黄死棵。了解发病症状早期预防为主,将损失降到最低。
症状茄子黄萎病苗期发病少,成株多在座果后开始表现症状,自上而下或从一侧向全株发展。初期叶缘及叶脉间变黄,后发展至整片叶变黄。早期病叶晴天高温时呈萎蔫状,早晚可恢复。后期病叶变黄变褐至脱落,严重时全株叶片脱光仅剩茎杆。
该病发展后期为全株性病害,病株由叶片传染至根、茎丶分枝及叶柄。茄子黄萎病表现症状有3类。
枯死型:植株矮化严重,叶片皱缩、凋萎、枯死脱落,病情扩展快致整株枯死。
黄斑型:植株稍矮化,叶片由下向上形成黄斑,致下部叶片枯死整株不死亡。
黄色斑驳型:植株矮化不明显,仅少数叶片有黄色斑,叶边缘和叶尖有枯斑,整片叶不枯死。
传播途径病菌以休眠菌丝、孢子和微菌丝随病残体在土壤中残留,为下茬作物初侵染源。有些种子内外带有菌丝和分生孢子,也是该病初侵染源。土壤中病菌可存活6~8年。在温室内混有病残体的肥料或带菌土壤、杂草传播。翌年病菌从根部的伤口或直接从幼根表皮及毛根侵入,在维管束内繁殖,再扩展至枝叶。
该病当年不再重复浸染,病菌发育适温19~24度,最高30度。定植时气温低,根部伤口愈合慢,利于病菌从伤口侵入。茄子定植到开花期日均温低于15度持续时间长,发病早且严重。另外地势低洼;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灌水不当及重茬连作都会造成发病严重。有时冷凉天气直接浇井水,使地温下降至15度以下,也可导致该病蔓延。
防治方法1、与非茄科作物4年以上轮作倒茬种植。播种前种子用0.2%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侵种1小时,或55度温水浸种15分种。苗期或定植前期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
2、土壤消毒:定植前每亩地用50%多菌灵2公斤与细土100公斤均匀搅拌配成药土,撒在定植穴内预防。
3、适时定植:10厘米深处地温15度以上开始定植,起垄覆膜提高地温,避免用过冷井水浇灌,选择晴天浇水,茄子生长期勤浇小水,保持地面湿润。
4、门茄采收后开始追肥,并喷施叶面宝、植宝素、爱多收等。喷施宝每毫升兑水12升或喷施3%过磷酸钙。可以提高植株抗逆性。
5、及时药物防治,发病初用70%安泰生700倍液,或52%克菌宝1000倍液,喷洒根部和地面并同时灌根,每株灌兑好的药液0.5升。一般10~14天施药一次连续2~3次。
6、嫁接栽培:用托鲁巴木作砧木嫁接茄子,砧木根系发达抗逆性强,还可提高植株耐低温能力,克服连作障碍。能有效预防茄子黄萎病发生。
茄子黄萎病在生产中危害严重,温室茄子投资大采收期长,预防茄子黄萎病嫁接栽培效果较好。如果条件不允许做好上面几点防范措施也可以有效防治。来源:藤会萍
想要了解更多相关内容添加小编微信(微信号:nongzirenbianji),即可进群讨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