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 用户 招聘
  • 2893阅读
  • 0回复

[聚焦三农]大多数水果品种都可以从国外“引进”,为什么还要坚持自主选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堇却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1-02-22
目前,占据我国水果主流市场的水果品种,多是从国外引入的品种。诸如红富士苹果、阳光玫瑰葡萄、巨峰葡萄、夏黑葡萄、嘎啦苹果、美早大樱桃、黄金猕猴桃、红颜草莓、章姬草莓、丑橘、阳丰柿子等等。


几乎很多为人熟知的水果品种都是从国外引入的,从外国引种也曾是水果育种行业内的主流做法。
这叫“拿来主义”。




在水果品种的选育上,之所以拿来主义比较盛行,这是由于我国果树育种与其它农作物育种有着很大的不同之处。
一是历史原因,比如苹果、草莓、大樱桃等水果都是近100多年才从国外引种过来的,都是通过引种才有了这类水果。
二是,大多数果树都可以通过嫁接繁育,去国外剪个新品种的枝条回来就能嫁接出这个品种。如果不考虑专利问题、法律问题的话,从外国引进果树新品种的成本会非常低。在过去,从国外引入一个比较好的优良水果品种,可能只需要两张机票钱。


可以这么说,很多水果都是从外国引入的,从外国引入水果品种成本低,也同样能让大家吃上好吃的水果,为什么我们还要坚持发展自主选育品种呢?


选育一个水果品种至少要5-10年的时间,这是一个较大的成本投入。有人会认为,让别的国家去做水果育种的事情就行了,等他们育种成功我们“引进”过来种,不就完了么?

这样的说法对吗?水果育种对我们究竟有多重要?这一次我们就来认真地聊一聊这个问题。




一个好品种能带来的利润有多大?
以猕猴桃举个例子。猕猴桃本来是原产于我国的水果,后来是新西兰通过选育出了一个好的猕猴桃品种,才将猕猴桃推向了国际市场。这给新西兰带来了多大的利润呢?


据相关报道显示,新西兰的猕猴桃产值在2025年将增长至45亿美元,而且大多数猕猴桃都是用于出口的。这是水果育种带来的一个最直接的经济效益。


而这个产业链的形成,也为新西兰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成了新西兰农业上的一大经济支柱。
新西兰猕猴桃能发展至今,自主育种是功不可没的。




当然了,经济利润还仅仅是短期的。长期的来看,一个水果的好品种,是能改变世界的。比如,我们吃得主流香蕉品种实际上是非常“脆弱”的,一些地方的香蕉正在受到香蕉巴拿马病的严重影响,这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病菌,很容易让香蕉灭绝。而一旦香蕉灭绝了,就会造成全球性的“饥荒”。谁能选育出一个抗香蕉巴拿马病的优良香蕉品种,这真的可以改变和挽救世界。


水果育种短期来看是“争利润”,长期来看,是在保护着我们未来始终能有水果可吃。很多人以为水果是“天生地养”的,没有几万年不会灭绝,这是错误的。如今的水果商业化栽培大多数都是无性繁殖,一个商业化的品种如果不能时时的选育创新来提高抗病性,灭绝起来是非常容易的,一场大病就能让一个果树品种彻底消失。




很多人说,21世纪是生物科技的时代,而育种科技是“生物科技”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很多不关注水果行业的人,认为水果只要好吃就行,哪个国家育种的并不重要,总不能有国家拿水果来“掐”我们的脖子吧?不是可以嫁接吗?到时候我们嫁接一棵总不难吧?


这种说法也是错误的。水果不是只要好吃就行,好吃的前提是你得能种出来。商业化的水果种植不是在自家院子里种两棵那么简单,水果育种解决的问题也不仅仅是好吃,还有抗病性和抗逆性的问题。


如果没有人类不断的选育品种、用各种方法帮助水果抗病,商业化栽培水果品种是非常脆弱的。只有不断的优化水果品种才能保持品种的可持续性。如果我们不搞育种,仅仅是从国外引入品种,是非常有可能被卡脖子的。




从技术上掐脖子就如同“电脑软件”一样,你可能能用“盗版的系统”,但是这系统没有更新,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中病毒了。从专利权和商标权上,也是可以卡脖子的。比如,最近几年发生的几个事件,一个是美国的蓝宝石葡萄的育种单位起诉国内的蓝宝石葡萄种植商;另一个是新西兰的阳光黄金果品种纠纷的案件胜诉了,国内某苗木商被罚款上千万;日本也在这两年加大了对阳光玫瑰葡萄等葡萄品种的保护;一些国家出台了相应的水果品种保护法案,来保护一些比较新的水果品种。


整体上,水果品种已经从“散而乱”的无序化时代,进入了“专利意识较强”的有序化时代,各个国家对水果品种的保护力度都在加大。这就更加凸显了自主育种的重要性。


也有网友认为,水果新品种上卡脖子就卡脖子吧!大不了,我们不吃新品种水果就算了呗,有什么重要的?




实际上,有新品种水果不重要,没有新品种水果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时刻有选育新品种水果的技术。21世纪,是生物技术时代,在某一个技术维度上,如果我们全面落后于人,谁也不知道这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就正如当年我们错过大航海时代一样,当时的人也不知道这是意味着什么。


而我们目前在水果上的育种恰恰又是严重“落后于人”的,日本、新西兰、美国、以色列、荷兰等很多国家都要做得比我们好很多。
这也是为什么今年的一号文件里提出了“要打好种业翻身仗”的原因。我们在这方面落后于人,所以打得这是一场“翻身仗”,要翻身加强自主选育品种,这是立足当下,也更是面向未来。


什么行业上落后都有可能受制于人,我们做不做这个事不重要,我们会做这个事才更重要。


来源:头条号/果树圈子
 
分享到
快速回复
限80 字节
发帖请遵守“191农资人”电子公告服务规则:https://www.191.cn/read.php?tid=72784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