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包括山西省运城市、临汾市,陕西省渭南市,河南省三门峡市,位于黄河中游,陇海经济带中段,是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区的结合带,华北、西北和中原的结合部,也是山西、陕西、河南三省的接壤地。地理坐标位于东经108°51′-112°34′,北纬33°31′-36°57′之间。该区共辖4区8市35县、634个乡(镇、办)、10738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约1700万,其中农业人口1159.1万。国土总面积5.8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653.4万亩,其中水浇地1240.4万亩。这里,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光照充足、气候温和,年平均降雨量603.6毫米,年平均气温13.1℃,无霜期198-227天。
黄河金三角区域内各市农业的共同特点是土壤肥沃、灌溉发达,农耕历史悠久,盛产小麦、棉花等,是各自省份重要的粮棉产区和农业最发达地区。
运城、临汾素有“山西的乌克兰”之称,粮食产量占全省的1/3,小麦产量占全省的4/5,棉花产量占99%,苹果产量占70%,也是全国地级市中最大的苹果生产基地;渭南素有“陕西粮仓”和“陕西棉库”之称,粮食、油料、水果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占全省总量的1/5—1/7,粮食产量占全省的17%,棉花产量占3/4。三门峡市烟叶种植面积多年来稳定在23万亩左右,收购量稳定在60万担上下,基地被国家和河南省区划认定为优质烤烟生产最适宜区,被国家烟草局确定为长江以北唯一的“二价区”。
近年来,在国家粮食、良种和农机补贴政策的调动下,在粮食价格上涨的拉动下,农民种粮积极性明显提高,加之优良品种的引进和配套高产技术的应用,粮食种植面积和总产均稳中有增。
区域内水果种类繁多,主要包括苹果、梨、葡萄、桃、杏、山楂、李等。水果总面积644.4万亩,总产量505.4万吨,生产能力约占全国16%左右,占世界苹果总产的7.2%。运城、渭南、三门峡三市浓缩果汁产能占全国一半以上。区域内芦笋生产、加工和销售也在全国占相当比重,出口西欧和日本等42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占全国一半以上。宏大的规模优势,带动了加工、贮藏、运输、餐饮、包装、农资等相关行业的兴起,每年转移富裕劳动力数十万余人。(此数据来源于: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官方网站)
黄河金三角种植情况清单
2021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年,检验脱贫攻坚实际情况是全面步入小康社会的衡量标准。2021中国(运城)智慧农业展览会为助推研究谋划晋陕豫黄河金三角现代农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机制办法,探索智慧农业发展之路,保障乡村全面振兴目标的实现。
由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农业展览协会、全国水肥一体化产业联盟、山西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山西省土壤肥料学会、山西省农资商会主办,运城市科学技术协会、运城市农业生产资料协会、山东省节水灌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河南省肥料行业协会、三门峡市肥料协会协办,山西北展东方会展服务有限公司承办的
“2021中国(运城)智慧农业展览会”将于2021年3月19—20日在运城农业展览中心举办,届时邀请黄河金三角农业部门领导、农业科研院所专家学者、全国知名农业企业、农业产业链服务机构、当地经销代理商、种植大户、农业合作社等单位共同探索在后疫情时代与现代并行的阶段,黄河金三角区域农业创新发展的新动力。更有部分优质农业企业、产业园等将在现场进行采购意向签约、专项项目对接会等活动,现场一系列同期活动也将助力农业脱贫攻坚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