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343861
-
- 注册时间2019-11-18
- 最后登录2021-11-05
- 在线时间2862小时
-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
|
作者:张立宁 据中央气象台发布的消息:12月28日-31日,“今冬最强寒潮”即将来袭, 部分地区降温幅度达12-14℃,两广北部都将跌破0℃。此次寒潮过程具有速冻式降温、混合式雨雪等特点,预测将有25个省会级城市气温都将创今冬最低点。
老天突然变脸,强降温天气,菜农种植的温室蔬菜面临严峻考验,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且要采取具体的防冻抗寒措施,切不可掉以轻心,否则,将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为此,要特别提醒菜农朋友注意以下几点: 一、关注天气预报,做到先知先觉。 干什么就应该关心什么,作为菜农应养成每天看天气预报的习惯,对未来几天的天气变化做到先知先觉,防患于未然。首先要在温室中悬挂温度计测温,80米长的温室悬挂温度计3-4支,每隔20米悬挂一支,均匀分布在温室内,每支挂于温室中部且高于蔬菜顶端20厘米处,坚持每天观察,特别是蔬菜生长点,如果发现受冻及时采取保暖措施。
作者张立宁(中),在大棚和农民讲寒流前防冻措施。 以西红柿为例,西红柿本是喜温性作物,在正常情况下,光合作用最适宜温度为20℃-25℃,温度降到10℃,植株生长显著下降,低于5℃停止生长发育,长时间5℃以下的低温直接引发低温危害,降至―1℃―2℃可因冻害致死。 再如辣椒原产于中美洲,在长期的发育过程中,也形成了喜温暖,不耐低温的的特性,辣椒在开花结果期白天温度要求20-27℃,夜温15-20 ,虽然夜温在8℃-10 ℃时,仍然会生长发育,但夜间温度低于10 ℃以下即基本停止生长,5 ℃以下植株可受到不同程度的危害,0-1℃ 时,易受冻害致死。在日常管理中,菜农应根据蔬菜不同生长时期,所需温度不同进行管理,不要等到临界温度再采取措施,应提前防寒防冻。 二、科学拉放苫子,延长光照时间。 平时拉放苫子应在温室内温度允许和不影响蔬菜生长的情况下,适当的早拉、晚放,最大限度的延长温室光照时间,一方面可以延长蔬菜的光合作用时间,增强蔬菜的抗病性、抵抗病虫害和低温,另一方面可以增强温室的热量储备,缓解降温的影响。 三、 应勤检查大棚,及时采取措施。 一是加固压膜线,将压膜线南端固定在地下铁锚上,北端绑上石头或沙袋并固定在北墙外,随时调节压膜线的松紧。 二是用棚膜粘合剂或透明胶带及时修补农膜破损部位,防止风雪吹入棚内。 三是为防止大风把棚膜吹的上下煽动,可隔开一定的距离放下一付草苫,压住棚膜,防止被风掀起。
四是遇到强降温,室内室外都应采取增温防冻措施。尤其是旧棚,由于多数是半面棚和单屋面温室,部分建造质量较差的二代温室,还有后墙不到1米厚的,跨度超过8米、脊高大于4米,单层后屋面的日光温室很容易遭受冻害。 凡是保温性能差的大棚一是可在后墙上顺墙放玉米秸秆,并用绳子围后墙进行加固; 二是在棚内后墙挂0.014厚度的塑料纸或反光膜,防止后墙透风,增加光照; 三是夜间拉灯泡,每10米拉上一个150W-200W的灯泡;还可以生火炉提温,但烟雾必须排出棚外; 四是提前在温室前边挖长50cm,宽40cm的防寒沟,沟内也可放麦秸,上边覆土; 五是有条件的还可以在棚内上两层膜,可以提高温度2-3℃; 四 、药物防治 在寒流到来之前,可以叶面喷施鸡血蛋白酶或碧护等能保护和抵御寒流的功能肥料,提高作物的抗冻能力;对已发生冻害的作物,可立即采取喷药防治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每亩可用鸡血蛋白酶200倍液稀释后灌根,同时叶面喷施鸡血蛋白酶或碧护、芸苔素内脂每7天一次连喷2-3次,对缓解作物冻害有很好的效果。
总之,冻害虽然是天灾,但与平时管理粗放有直接关系。希望农民朋友能提供警惕,提前采取措施,最大限度的减少损失,确保蔬菜安全过冬,在春节期间能有一个好的收成。 有什么问题欢迎大家一起交流 作者: 张立宁 青岛农业大学客座教授、 高级农艺师联系电话:135893032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