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 用户 招聘
  • 1733阅读
  • 0回复

[蔬菜作物]消除胡萝卜“怪味”,日本的做法值得借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OO_e6me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1-10-22
胡萝卜具有独特的“胡萝卜味”,原因在于里面含有β-胡萝卜素,这种物质在软化心血管等方面有医用价值,但并不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味觉喜好。本文,笔者结合在日本考察期间的研学所得,介绍一种在日本常用的,既能提高胡萝卜甜脆口感,又能消除这种怪味的方法。


一、日本的特殊储藏方法



两年前笔者受公派去日本新潟开展农业技术交流,其中一个目的地是被称为“高冷地农业技术研究所”的单位。交流期间得知胡萝卜在日本被称为“人参”(汉字标注),同国人一样,日本人也不喜欢胡萝卜本身的“怪味”。



在他们的试验田就胡萝卜栽培开展交流期间,日本专家透漏,经过他们的摸索发现,如果在越冬前胡萝卜不采收,经过冬天的低温刺激之后,胡萝卜的“怪味”不仅会消失,而且甜脆的口感会有明显提升,售价也更高。


目前这种特殊的胡萝卜储藏方法被日本很多地区采用。


二、原因探讨


邓秀新院士曾说过:顺境出产量、逆境促品质。同样的作物品种,如果栽培方式不同,收获的产品在风味口感上往往会相差异悬殊。逆境条件下,植物体自身在物质的合成和转化过程中,会产生较多萜类、醇类、醛类等次生代谢物,而果蔬独特风味则与这些次生代谢物的种类及含量息息相关。


胡萝卜经过冰天雪地的低温逆境刺激后,其自身物质构成会因此发生变化,来适应这样低温逆境,在此过程中,β-胡萝卜素逐渐分解,“怪味”消失,与此同时,自身次生代谢物含量的增加,而风味得以改善。



这一过程中,有两个因素至关重要:一是冬季最低温零下三四度,过低可能冻伤,偏高则可能起不到作用;二是较高的土壤含水量,如果土壤湿度不足,则会导致胡萝卜失水而降低商品价值。


受特殊的气候特点影响,日本新潟冬季的积雪可以轻松厚过1米,但是气温却并不会太低,很好的满足了这两个条件。


三、怎么借鉴


客观来说,在我国能完全满足这样温湿条件的地方并不太多。但是这种方式在我国仍具有借鉴价值,而且也有类似的经验做法:在我国北方农村,现在仍有冬季用地窖储藏蔬菜的做法,严寒季节地窖里,温度能保持在大约1-5摄氏度,如果管理得当,窖藏的蔬菜数月后仍能保持“新鲜如初”。


而日本“原地冬储胡萝卜”的做法便可以融入到我国这种“窖藏”蔬菜的智慧里面。



操作建议:参考本地气温条件,在地下挖储藏室,容量可以依栽培面积而定,深度以冬季最低温不低于-3摄氏度为宜。在深土层,温度变化较小,气温的稳定性能达到甚至超过日本的露天状态,这样就满足了温度要求。湿度以胡萝卜能保持原有含水量,不皱缩、不抽干为标准,如果土壤含水量低,则可以采取放置水桶等方式来进行调节。


当前,大宗的蔬菜储藏一般采取的是大型冷库,大型冷库耗能较高,且耗能是持续性投入,并且冷库只能保鲜,不能改善品质。比较之下,这种中国传统做法与日本经验借鉴下的储藏方式,在胡萝卜的储藏过程中可以兼顾节省总投入成本、改善商品品质、提高营养价格、错峰销售,可谓一举多得。


四、结语


这种方法的核心在于把握好温度和湿度;在笔者看来,即便是部分地区的自然条件能满足要求,但受不可控的气候变化影响,湿度、温度稳定性往往较差,会为胡萝卜冬储带来品质变差等风险。比较之下,这种储藏方式,环境稳定性要好很多,但是可能会加大先期建设成本投入,但只要规划得当,长远来看这种方式一定是划算的。



另外地下式储藏方式,要充分考虑的积水下渗及地下防塌陷、通风等潜在风险,以避免意外状况的发生。


作者:鲁绪才
 
分享到
快速回复
限80 字节
发帖请遵守“191农资人”电子公告服务规则:https://www.191.cn/read.php?tid=72784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