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 用户 招聘
  • 1178阅读
  • 0回复

[蔬菜作物]带病上岗的蔬菜,为何成了宝贝?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1-10-19

茭白古称菰菜,苏州人一年到头离不开它。在苏州有一则民间故事,说茭白本来一年只熟一季,后来被铁拐李施了法,就一年熟两季了。考研究生需要什么条件

秋季进补不宜大补,而要清爽不腻,茭白正是这样的平补之品。而且秋季干燥,需要补充大量水分,茭白恰好能帮助消除浮肿。
要说茭白,我们必须先来说说菰,对大多数人来,菰这个字儿完全就是个生僻字,至于它究竟是什么,那就更是难题了。

这是一种古老的植物,其最早的名字,叫菰,《周礼》中所谓六谷,指的是稻、黍、稷、粱、麦、苽等六种农作物,而苽即菰米。
在唐代之前,人们也是将菰草当粮食种植的,常食的是菰米饭,待客的也是菰米饭。“闲烹芦笋炊菰米,会向源乡作醉翁”,“雕胡饭熟朗餬软,不是高人不合尝。”

其实,如果说“茭白”,很多南方的朋友都不会陌生,这种笋子模样的蔬菜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北方的菜市场里。其实茭白就是菰的膨大茎,并且是畸形的茎。
同众多禾本科植物一样,菰的外形并不起眼,这些长在水田里的植物就像是丛生的水稻,只是比水稻的叶子更长,也更为密集。

它们的生活区域遍布大江南北,多地的水田和沼泽中都有可能看到它们的身影,所以,我们中国人从很久之前就已跟菰打交道了。
栽培菰的根茎因为真菌寄生发生畸形,产生笋子一样的蔬菜,那就是茭白,并不是所有的栽培菰都能产生茭白,那些没有被感染的栽培菰茎秆就维持了原始状态,因而被称为“雄茭”。

秋分之后的茭白,最值得期待,它洁白肥嫩,透着一点点草的香味,简单清炒,一不小心就能吃满盘,舌尖还缥缈着一股淡香甘润的水泽气。
爱茭白的人,觉得它的美一在清、二在洁,其他菜蔬无可比拟,而且这种“冰清玉洁”,还有一种君子之风,无论荤腥浓淡皆可搭配,且不改其性。

古代的美食家们可不会放过它,袁枚在《随园食单》里记载,“茭白炒肉、炒鸡俱可。切整段,酱、醋炙之,尤佳。煨肉亦佳。须切片,以寸为度,初出瘦细者无味。”
吃货陆游对茭白也是情深款款,他曾有诗感慨,“冷落秋风把酒杯,半酣直欲挽春回。今年菰菜尝新晚,正与鲈鱼一并来。”
茭白是水乡的风物,江南著名的水八仙之一。福州人叫茭白为茭笋,茭笋这个名字,很形象,虽不及笋的嫩脆,因为带了这个笋字,也能吃出细嫩清鲜来。
这样的下酒菜,让他觉得很精致满足,甚至还能挽回春天,文人们爱吃茭白,或许爱的是它温润如玉的气质,在满口满身的莹润中,也飘逸着自己的谦谦君子秉性。
 
分享到
快速回复
限80 字节
发帖请遵守“191农资人”电子公告服务规则:https://www.191.cn/read.php?tid=72784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