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细菌性髓部坏死病是近年来在番茄种植过程中一种比较常见的病害,尤其是大棚种植的番茄,在高湿环境下发病率尤其严重,发病严重的棚室可能造成较大经济损失,也是种植大棚过程中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
防治细菌性病害的妙招就是提前预防,综合防治。从管理细节做起,一丝不苟,来不得半点虚假和放松,只有这样才能一步步地控制病害的发生和蔓延。
一、发病症状
种植温室番茄棚
冬春易得细菌病
一般发生青果期
棚内高湿易发生
髓部坏死在内部
圆环突起在表层
菜农称为长疙瘩
逐渐茎杆气根生
茎杆髓腔有腐烂
木质坏死黑色形
截断茎杆用劲挤
可见流出黄褐浓
用鼻一闻恶息味
这是典型细菌病
轻时茎叶可正常
严重出现萎蔫症
用手一捏易空瘪
最后青枯无收成
二、发病原因
定植幼苗茎杆嫩
用力过大伤表层
细菌先从伤口侵
引发髓部坏死病
苗期症状不明显
青果时期可显形
茎杆表皮有瘤起
这是发病一特征
阴天摘叶最不行
伤口流露细菌生
侵入髓部易腐烂
中空坏死有臭脓
农事操作趁晴日
这个千万要记清
细菌感染进程慢
必须经过一过程
侵染细菌到萎蔫
大约三周才显形
一旦发病严重了
用药防治不见轻
三、预防措施
首先选用抗病种
良种良法才抗病
合理轮作是正理
连茬种植易发生
合理施用有机肥
记清腐熟才能用
氮素化肥莫过量
增施磷钾有抗性
补充施用生物菌
活化土壤根系生
合理栽培起高垄
有效防止病害生
避免阴雨天浇水
浇后及时要通风
全棚铺严地薄膜
湿度过大易发病
阴雨禁止打枝叶
伤干流水易发病
整枝打杈趁晴日
下午四时可停工
及时喷施杀菌剂
防止病菌来滋生
发生病株别浇水
病菌随水传全棚
温度控制要掌握
适温管理少生病
四、药剂防治1、喷雾与灌根相结合
77%氢氧化铜(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花期慎用)
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
20%络氨铜水剂300倍
3%中生菌素600倍
20%噻菌铜悬浮剂1000倍
2%春雷霉素水剂300倍
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1500倍
间隔7一10天喷雾一次,连用2一3次,也可用这些药物灌根,浓度适当要小些。
2、涂抹与注射相结合
可以用春雷霉素、中生菌素配合氯溴异氰尿酸喷淋发病部位或用药涂抹,也能
起到很好的效果。
用20%噻菌铜悬浮液600倍注射中空髓部也很好。
小结番茄细菌性髓部坏死是典型的细菌性病害,该病传染速度很快,传染性也强,一旦大面积发生很难防治,所以还是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措施,把病害控制到未发或初发阶段。
加强田间管理,适当控旺,避免徒长,特别在茎杆四十厘米以上时要尽量降低夜温,控制氮肥用量,增加磷钾肥和钙肥的施用,提高作物免疫力和抗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