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 用户 招聘
  • 2767阅读
  • 1回复

[蔬菜作物]大蒜经常会发生的这些病害,怎么防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OO_e6me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1-11-03
大蒜和很多蔬菜一样,在其本身品种的缺陷及外部环境因素的作用下,易感易发多种病害,若不加以及时正确的防治,对其品质和产量将造成一定的影响。


1、细菌性根腐病


外在表现:大蒜细菌性根腐病主要危害大蒜根系,属细菌性病害。主要由腐霉菌侵染引起,其也是软腐病的一种。病害初发时,其根系变色并呈水浸状、点状、片状等分布于地块间,随着病害的加重会出现腐烂产生褐斑。受此病侵染大蒜植株生长缓慢,或生长停滞。发病前期蒜叶叶尖轻度萎蔫、干枯,其根也会因失水引起干枯,此病在雨水多湿度大时更易诱发。

图源:网络

应对措施:选用提纯复壮的抗性品种,适时适期播植。合理密植度,培育壮苗。前期对于散播出苗不匀的,做好间苗移栽工作,以加强墒间的风透和光照;做好地块雨水易排易泄措施;以降低和阻断根腐病病菌的传播。


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用料肥。把控氮肥的总体施用量,增施磷钾肥,施用腐熟的有机肥,提根壮株以加强植株自身抗性。发现根腐病侵染及时拨除病株,并做好病株、茎、叶等清场工作。


2、大蒜叶枯病


外在表现:此病多发于露地种植,棚室种植中发病一般,也属于菌性病害。叶枯病发生于大蒜成株期。其病菌对温度变化适应性较强,雨水高湿是此病流行的必要条件,和有利环境。此病以危害大蒜叶片、叶鞘、和薹、茎等。主要表现为叶片上出现圆形状病斑、尖枯形病斑、条斑形病斑、紫斑或白斑等。后期易引发大蒜的早衰现象,影响大蒜及蒜头质量等。

图源:网络

应对措施:收获后注重田间清洁,及时清理田间病株残体,以减少田间病菌数量,有条件的实行轮作、合理密植、合理给肥、及时排水、降水降湿,播前可用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进行拌种。发病期可用乙磷铝锰锌可湿性粉剂喷治2到3次,其间间隔7到10天。


3、大蒜病毒病


外在表现:大蒜叶片出现扭曲、开裂、萎缩、叶尖干枯、黄色条纹、株体矮小、瘦弱、根系生长发育不良等病状。主要引发大蒜光合作用受限或阻断,植株出现营养或生长不良,影响大蒜抽薹等。


应对措施:注重收获后的田间清洁及病株残体的及时清理,合理轮作、播前拌种、合理密植、注重日常管理,及时排泄田间积水降低湿度,施足有机肥,把控料肥的比例合理施用。


发病初期可选20%病毒克星400倍液均匀喷施,或用1.5%植株灵乳剂喷施1到3次,其间间隔5到7天。


4、大蒜锈病


外在表现:其病是大蒜生长中后期常发的一种病害。其适宜温度在10到23度之间,相对湿度在85%以上。高湿是造成和诱发此病蔓延的主要因素,病发初起叶片上出现少量椭圆形的褪绿斑,渐渐变成橙黄色稍隆起的孢子堆。病斑四周有黄色的晕圏。发病后期病斑布满叶片,多个病斑连接成片,造成全叶发黄,最后干枯。严重时可造成植株提前枯死。

图源:网络

防治措施:大雾、雨水频繁、空气湿度大、田间湿度大、密植度高等是诱发此病的重要因素。大蒜锈病难以根除,一旦发现苗头要做到早防早治。针对其病的药剂有苯甲·丙环唑、苯甲·嘧菌脂等。亦可在发病初期选用40%唑醚·戊唑醇(其对大蒜锈病内吸性,及渗透性都很强。同时还具有调节大蒜的生长发育,提高中大蒜头比例的作用)30毫升兑水30公斤均匀喷雾1到3次,中间间隔10天左右。


作者:马增兵  
 
分享到
离线巨山神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2-01-10
学习了
快速回复
限80 字节
发帖请遵守“191农资人”电子公告服务规则:https://www.191.cn/read.php?tid=72784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