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 用户 招聘
  • 1240阅读
  • 0回复

[企业事务]华强化工 强农工程:筑梦中低产稻田产能提升华强化工集团在行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粒歌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4-08-29
让中国饭碗装满中国粮,中低产田变高产田是关键。8月26日,“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长江中下游坡耕地红黄壤与中低产稻田产能提升技术模式及应用” 课题四“中低产稻田减障提质产品创制及产能提升应用” 2024年现场观摩及交流会成功召开。

湖北省科学技术厅、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华强化工股份集团有限公司领导、指导专家、项目组成员及其他相关人员参加此次交流观摩会。
8月26日上午,大家首先来到荆州市沙市区金穗家庭农场,对课题四,中低产稻田产能提升技术模式及应用荆州核心示范区进行现场观摩交流,通过对中低产稻田地力和产能提升试验示范、田间微工程排水技术试验、华强化工集团水稻专用炭基肥、控释肥以及配套施用技术试验,新型农机具试验现场观摩,示范田块水稻长势均衡,无明显病虫害,种养相加融合,资源循环利用,有利于改良红壤和提高综合产能,实现农业绿色高效发展,为粮食产量与质量的双重提升提供有力支撑。





8月26日下午交流观摩会相关领导来到湖北省宜昌市当阳市华强化工集团参观学习,华强化工集团促进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抓住机遇,积极开拓市场,展现出华强化工集团的专业赋能,积极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拼搏精神。参观结束,相关领导坐车来到宜昌当阳市东方国际大酒店进行现场交流会。

河南农业大学校长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院士 周卫



科技兴农,粮安天下。随着科技成果在农业上的转化应用,我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不断提升。在交流会上华强化工股份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万建华说到,华强化工集团积极响应国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等政策要求,在“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牵头单位华中农业大学的指导下,承担了“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四“中低产稻田减障提质产品创制及产能提升应用” 的研究工作,针对长江中下游中低产水稻田实现耕地质量提升 1-2 个等级,作物产量提高 20%以上,不断创新运行机制,持续推动工程化成果辐射扩散。

华强化工股份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
董事长、总经理 万建华
项目首席专家、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谭文峰教授在交流会上,围绕项目基本情况、重要工作进展、项目管理工作计划进行了介绍。他说到,“长江中下游坡耕地红黄壤与中低产稻田产能提升技术模式及应用” 课题四,围绕长江中下游中低产稻田产能提升的重大需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中低产稻田水分进行原位实时监测,开发智能排水装置,研制长效、多功能化学和生物土壤调理剂系列产品,消减土壤有毒还原性物质,提高养分利用效率,促进水稻高效生产为核心,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国家战略目标。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教授 谭文峰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研究员赵书军说到,课题组针对长江中下游中低产稻田产能提升存在的物化产品缺乏、功能单一、机械化程度低、配套装备少等问题,开展产能提升产品、配套装备创制及相应技术研发。重点研发土壤调理剂及新型肥料,消减土壤还原物质、增加土壤温度、改良土壤结构、提升产能,开发智能排水装备和机械垄作装备,提高智能化和机械化水平,为长江中下游中低产稻田产能提升综合技术模式构建提供产品和装备支撑。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研究员 赵书军
河南农业大学校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院士周卫,针对“长江中下游坡耕地红黄壤与中低产稻田产能提升技术模式及应用” 课题四取得的成果给予肯定。周卫院士说到,项目与农业生产联系紧密,成果转化应用顺利,对于我国粮食安全和“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有重要意义,前景广阔。同时华强化工集团水稻专用炭基肥、控释肥以及配套施用技术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动农业创新、绿色、环保发展意识,对可持续发展农业及现代农业的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分享到
快速回复
限80 字节
发帖请遵守“191农资人”电子公告服务规则:https://www.191.cn/read.php?tid=72784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