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 用户 招聘
  • 3841阅读
  • 1回复

[植物营养]全面认识“大量元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堇却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1-02-03



一、什么是植物的“营养元素”


动物及植物吸收机制





植物体没有复杂的消化吸收系统,无法直接吸收大分子物质,比如蛋白质大分子物质,但是水解形成氨基酸后,植物体就可以很好地吸收,所以人们说什么用牛奶浇花浇树,都没什么作用,植物体无法吸收利用,甚至还有害处。


营养元素
元素:自然界中一切实在物体的最简单的组成部分,它们只由一种原子组成,其原子中的每一核子具有同样数量的质子,用一般的化学方法不能使之分解,并且能构成一切物质。


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元素有必需元素和有益元素之分;
必需元素中又有大量元素、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之分。


那么植物体内到底都含有哪些化学元素呢?经过分析,人们已经发现植物从环境中吸收到体内的化学元素大约有70多种,而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共有16种。它们是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铁、锰、锌、铜、硼、钼和氯。


二、什么是“大量元素”?





不同类别、不同生长环境、不同年龄的植株灰分含量不同。
如禾本科植物含Si较多
十字花科和伞形科植物富含S;
豆科植物富含Ca和S;
马铃薯块茎富含K;
海藻中含有大量的I;
盐生植物往往含有较多的Na等。


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
    所谓必需元素(essential element):指植物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元素。
    植物必需元素的三条标准是:
    第一,由于缺乏该元素,植物生长发育受阻,不能完成其生活史;
    第二,除去该元素,表现为专一的病症,这种缺素病症可用加入该元素的方法预防或恢复正常;
    第三,该元素物营养生理上能表现直接的效果,而不是由于土壤的物理、化学、微生物条件的改善而产生的间接效果。


碳(C)、氢(H)、氧(O)、
氮(N)、磷(P)、钾(K)、
钙(Ca)、镁(Mg)、硫(S)、
铁(Fe)、锰(Mn)、锌(Zn)、铜(Cu)、钼(Mo)、硼(B)、氯(Cl)


碳、氢、氧:
碳、氢、氧这3种元素在植物体内含量最高,它们的含量之和占干物质总量的90%以上。其中,碳的含量最高,约占45%。植物体内的各种有机化合物,主要是由这几种元素构成。


水的组成元素是氢、氧,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组成元素是碳、氧,所以空气与水分中含有充分的碳氢氧供植物吸收利用。


需要注意的是,作物白天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制造养分;晚上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使用。


氮:氮素在蔬菜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对蔬菜生长发育的影响比其他的大量元素的影响更大,它被称为是生物的“生命元素”。


第一,氮能促进叶绿素的形成。


第二,氮能促进蛋白质、核酸的合成,加速蔬菜的生长发育。


第三,氮是各种酶和维生素的成分。酶本身也是一种蛋白质,它是植物体内新陈代谢的生物催化剂,氮通过酶的催化效应影响生物体内各种生化反应的进行。此外,许多维生素、植物激素、生物碱、磷脂等,这些都是植物体内的活性物质,对植物的生命活动影响很大,而它们都是含氮物质。


磷:磷也是一种重要元素,在植物体内的含量仅次于氮和钾。对蔬菜的生长,产量的高低,品质的优劣都有显著的影响。核酸、核蛋白、磷脂、植物激素、酶以及磷酸腺苷,这些物质都参与植物体内重要的代谢过程。而这些都是含磷有机物。
另外,磷对提高蔬菜抗旱能力、抗寒能力及对盐碱的耐性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土壤无机磷 50-90%


磷酸钙(镁)类(Ca-P)石灰性土壤磷酸盐的主要形态。
磷酸铁(铝)类(Fe-P、Al-P)酸性土壤主要形态。
闭蓄态磷(O-P)由氧化铁胶膜包被着磷酸盐,石灰性土
壤15-30%以上,酸性土壤超过50%。


土壤有机磷 10-50%


主要磷酸肌醇、磷脂、核酸、磷蛋白和磷酸糖约占1/2,另一半不清楚。有机磷占全磷的20-50%,与有机质有好的相关性





钾:钾并不是植物体的构成成分,主要以水溶性无机态存在于植物的汁液中或吸附在原生质的表面。钾的最重要功能是作为酶的活性剂,也就是说有了钾,酶的活性就强,作用才能充分地发挥。





三、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所用原料简介
标准中要求含大量元素的肥料有:
复合肥料、复合肥料、掺混肥料、有机——无机复混肥料、有机肥料、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复合微生物肥料。


这些肥料中,用到的含有氮、磷、钾元素的原料主要有:


尿素、碳铵、硫酸铵、硝酸钾、磷酸一铵、磷酸二铵、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钾、焦磷酸钾、聚磷酸钾、氯化钾、亚磷酸钾、硫酸钾、氨水、聚磷酸铵等。


由于很多作物对氯离子比较敏感,所以农业部要求肥料包装上要标明“低氯、中氯、高氯”。


肥料品类繁多,价格也千差万别。那么价位差异的原因在哪?
1、组成肥料所用原料的种类不同(粉剂肥料原料要不吸潮结块、水剂肥料原料易溶解)。
2、原料的纯度不同(农业级、工业级、分析纯、优级纯、标准品)。原料纯度越高,价位越高。(硫酸钾、尿素)
3、原料细度不同(生产工艺不同)。细度越高的原料,分散在水中时与水的接触面积越大,越容易溶解。
4、营养成分含量不同。
5、肥料的生产工艺不同(粉剂颗粒有机肥、粉剂、水剂大量元素水溶肥、氨基酸水溶肥)。


四、大量元素肥料施用的方式方法
1、依据作物生长发育规律、温度、气候、种植户施肥设备、土壤状况、种植面积等多种因素综合考量施肥。


2、大量元素尽量不与中量元素、微量元素肥料共同施用,以免引起拮抗(难溶性磷酸盐)。


3、叶面施肥多用微量元素,以满足作物对大、中、微量元素的需求。


4、易溶于水的大量元素肥料,也易随水流失。实践证明,除缓释、控释肥外,在生长旺期,大量元素水溶肥粉剂单次施用量一般不超过15kg/亩。


5、氮有氨态氮、硝态氮、酰胺态氮、有机态氮几种形式。在碱性土壤大量施用铵态氮肥容易烧苗。


6、磷肥施用过量,会降低中、微量元素的活性,导致钙、镁、铁等中微量元素缺乏。
水溶性磷肥施入土壤后
立即测定,有30%的磷不溶,
1小时后,   40%不溶于水
1天后,       60%不溶于水
1月后,       80%不溶于水
磷肥利用率当季为10%-25%,所以在种植之前可以施入磷肥。


7、可供吸收利用的磷一般为正磷酸。聚磷酸盐需在土壤中水解为正磷酸盐才能被吸收利用。亚磷酸盐在防病治病方面效果突出。


8、任何营养元素必须溶于水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施用水溶肥时,需要先将其溶于水中(糖的溶解、葡萄糖口服液等),再随水施用。


9、浓度与稀稠无关。很稠的液体,可以没有任何营养成分。看上去很清的液体,里面可能有大量营养成分。







 
分享到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1-02-04
谢谢楼主
认真做服务
快速回复
限80 字节
发帖请遵守“191农资人”电子公告服务规则:https://www.191.cn/read.php?tid=72784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