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 用户 招聘
  • 1710阅读
  • 1回复

[综合交流]【少即是多③】少有的后浪,多的是新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2-10-01

丰收季,广袤的田地里向来是老农人们的“战场”。一年的忙碌即将收尾,一年的耕耘即将收获。然而近年来,这里出现了越来越多后浪们的身影——许多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选择远离都市,回归乡野。他们带着新技术投身农业一线,对农耕这门古老的行业发起了挑战。

这些年轻人为什么会选择回乡种地?“新农人”的点子能撼动老农几代人传下来的传统智慧吗?

让我们一起走进山东德州平原县,探寻一位90 后硕士农场主的故事。

跨越千里,扎根万亩田野

90年的何石宝来自湖南。在这个被誉为“九州粮仓”地方长大,他却常常能看到撂荒的土地,但又常常从媒体报道中了解粮食增产增收,这一强烈反差催生了他对农业的好奇心。带着这份念想,本科学生物的何石宝报考了农学研究生。

2017年硕士毕业后,何石宝面临了人生重要选择:是和大多数人一样去大城市闯荡,还是“逆行”走向农村?怀揣着对土地的热爱,何石宝不顾家里的劝阻,跨越千里从家乡来到齐鲁大地,毅然选择农业作为自己的事业。

早在上大学时,何石宝就对山东农业充满了向往。山东是全国领先的农业大省,德州的粮食生产更是全国的一面旗帜。彼时,德州平原县致力于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区项目,还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聚才引才,其发展理念和愿景对他十分具有吸引力。扎根在德州平原这片热土上,2018年5月,何石宝来到刚成立不久的鲁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为一名农场主。从此,他也拥有了一个新标签——“新农人”

何石宝观察玉米长势

作为鲁望公司引入的第一个硕士农场主,何石宝被寄予厚望。然而刚一来,他便遭到了当地老一代农人的质疑:一个城里来的毫无经验的年轻大学生,能比我们这些农民更懂地里的事?

面对这些种了大半辈子田、一人管几十亩田的“老把式”们,何石宝并不气馁。“老把式”种田经验多、管理到位,产量高,但硕士种田也有自己的优势,接受新技术、新知识、新品种快。而且,相比传统的种植模式,鲁望农场正推行现代化模式发展粮食生产,这无疑让农学专业出身的他派上了大用场。

作为一名新晋农场主,何石宝从一线做起,一开始主要不断优化农事操作,他不仅负责整个农场的机械调度和关键农时节点的提示,还扎根田间去调查并管理病虫害工作。与养殖业相比,农业种植业的标准化开始得较晚。何石宝经过考察发现,当地农民各自管理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往往在种子灌溉等环节拘泥于短期成本,浪费又粗放。于是,他决定在麦收后,对项目区的万亩土地进行深翻,这让“老把式”们议论纷纷。

深翻这个事投入很大,当地的农民从来没有过,大家难免有所顾虑。但何石宝成功地用高产量证明了他的新理论。通过将熟土翻到地下、生土翻上来,实现作物根系深扎,抗倒伏,抑制病虫害,还能减少种子和农资的投入。年年进行深翻,就会形成一个农业良性循环。

此后,何石宝通过所学的知识将水肥一体化、智慧农业等一些前沿技术都运用到农业方面。经过几次实践下来,当地人发现,这个城里来的高材生确实不简单。他不仅成功说服了农户接受新型的进口播种机,还主动采用效率更高的喷灌技术,让先进的理论知识和科学技术在田间开花结果。

得益于此,鲁望公司实现了一人即可管理一千亩地的现代农场。扎根万亩田野,新时代的农场主何石宝默默为乡村振兴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少有人走的路,却是一条康庄大道。

一人万亩“慧”种田,新农人大显身手

2019年,鲁望公司把流转的2万亩耕地划分为14个千亩农场,7个包给高材生,7个包给种田能手“老把式”,农场主管理实行绩效工资制,并根据农场产量收益进行分红激励。作为资格最老的硕士农场主,何石宝除了管理自己的千亩农场外,还负责各农场的田间监督管理,平常抽查农场主和一线作业人员的实际执行。同时,他还需要统筹5000亩地的农资、农技工作,并带领新来的硕士农场主尽快熟悉工作环境,以及接待当地政府人员来参观考察。

何石宝操作稻谷脱粒机

在成方连片的土地上,“新农人”何石宝与“老把式”互相切磋比拼,共同成长,成功从农场主升级成为一名农场经理人。也正是有了像何石宝这些高学历农场主坐镇,鲁望公司开始大力度推进规模化、机械化、产业化种植,购置大型的先进农机设备,使得其描绘的现代农业美好蓝图逐步变为现实。

许多人认为,种田是一个低门槛行业,但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以及新技术、新设备、新模式的大量应用,现代农业发展已经步入了快车道。何石宝不禁感叹,农村天地广阔,可以大施所能、大显身手,响应国家号召,在田间地头干事业、谋发展,让他倍感骄傲和自豪。

近年来,作为国家大力推动的方向之一,小麦玉米轮作成为一种重要的种植模式。鲁望公司也积极与当地政府合作,并在农场开展了小麦玉米轮作的试验田。这种种植方式不但能够改良土壤,而且还能充分利用自然环境,有效提高作物产量,以此提高经济效益。

九月田间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

在这个过程中,何石宝深刻地意识到粮食品质的重要性。鲁望公司所种植的玉米会加工成淀粉出口国外,而这些国际客户对供应商的产品质量有很高的要求。为了获取稳定高质量的客源,何石宝开始越来越重视高品质原粮,力图从源头提升粮食的产量和品质。

产量和品质离不开优质植保方案的加持,科学合理使用好的农药能够有效防止土壤污染,助推绿色农业发展。如何在增产增收提质的同时,减少用药用肥和用工成本,是像何石宝一样的广大玉米种植户一直在追求的目标。拜耳杀菌剂稳腾®,兼具保护和治疗作用,是中国绿色生产资料认证产品,有效提高玉米氮肥利用率、强壮植株、保护棒三叶、抗早衰、谷粒饱满。而且其悬浮剂剂型,也适用于包括飞防在内的多种施药方式。

基于此,鲁望公司自2020年开始在拜耳采购包括稳腾®在内的植保产品,用量少效果好,还符合粮食的品质要求。同时,农场采取流程标准化的管理模式,为当地农户统一采购并安排打药,实现降本增效。

何石宝与总经理孔繁涛讨论拜耳稳腾®植保产品

汇聚“新”生力量,逐梦希望田野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才。这几年里,鲁望农场陆续引进了包括何石宝在内的8位硕士,20名本科生,这些新农人将他们所学的专业知识用到田间地头,推进现代农机设备和精准管理技术,小麦玉米长势和产量逐年递增。

何石宝与其他几位硕士“新农人”

在何石宝看来,后浪新农人之所以“新”,是因为胸怀新的农业理念,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生力量。一方面,他们手握新技术、新理念,在田间地头摸爬滚打,实践出一套套农业新模式,努力实现科技助农、科技兴农、科技富农。另一方面,他们尊重农民,把“种地”看成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4年下来,成为农业经理人的何石宝对农业未来充满信心,也对这份工作充满了成就感,这片土地也吸引着更多高学历青年。今年,何石宝参加了学校举办的就业宣讲会,给即将毕业找工作的学生们分享经验。有些学生参观农场后也有了全新的认识,也想在毕业后来到鲁望投身农业。

广阔农村大有可为,从过去“城市套路深,我要回农村”的被动式回村,到现在的主动下乡,曾被诟病缺少年轻人的农田里如今也聚集起了一群有学历、有技能的“后浪”,用脚下的泥筑起农业科技的壁垒,让最前沿的农业种植技术在土地上生根发芽。

2022年对何石宝来说是一个新的起点,他要带领身边的种植户多种粮、种好粮,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为乡村振兴贡献普通人的一份力量,这就是他最大的幸福。

平原土地鲁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厂区全景

少即是多!少有的后浪,多的是新生

初出茅庐,难免经历曲折。

经验虽少,也能在田间地头挥洒无限可能。

独木不林,人才可期。以何石宝为代表的后浪“新农人”像一粒粒种子,正让丰产丰收融入年轻人的力量,让科技与智慧赋能新农业。

脚下的土地不会说谎,而后浪们正在抒写他们的答案。

 
分享到
离线青岛满穗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2-10-11
少即是多!少有的后浪,多的是新生
快速回复
限80 字节
发帖请遵守“191农资人”电子公告服务规则:https://www.191.cn/read.php?tid=72784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