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 用户 招聘
  • 1318阅读
  • 3回复

[基本技术]草莓灰霉病易高发!草莓灰霉病如何防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6
草莓灰霉病病原为半知菌亚门葡萄孢属的灰霉菌,该菌腐生性强、寄主范围广范。菌丝可在3~31℃范围内生成,20~25℃最适,低温干旱影响孢子形成,后期菌丝体可生成扁平鼠粪状菌核。

草莓灰霉病几乎可以为害草莓地上部分的所有器官,包括果实、花、果柄、叶片、叶柄等,其中以果实受害最为严重,不同部位的表现症状也会有所不同。


灰霉病分布
灰霉病为草莓主要病害。分布广泛,发生普遍。北方主要在保护地内发生,南方露地亦可发病。



灰霉病发病条件
气温在18~20℃、高湿条件下病菌会大量繁殖。始花期开始发病,浆果生长至成熟期盛发,近地面易发病,连阴天及多雨天容易爆发。病残物多的连作田、过量施用氮肥、栽培密度过大、田间积水、棚室内通风、湿度过大等情况发病较重



草莓灰霉病危害症状
(1)主要为害果实,也侵害叶片和叶柄。发病多从花期开始,病菌最初从将开败的花或较衰弱的部位侵染,使花呈浅褐色坏死腐烂,产生灰色霉层。

(2)叶多从基部老黄叶边缘侵入,形成“V”字形黄褐色斑,或沿花瓣掉落的部位侵染,形成近圆形坏死斑,其上有不甚明显的轮纹,上生较稀疏灰霉。

(3)果实染病多从残留的花瓣或靠近或接触地面的部位开始,也可从早期与病残组织接触的部位侵入,初呈水渍状灰褐色坏死,随后颜色变深,果实腐烂,表面产生浓密的灰色霉层。叶柄发病,呈浅褐色坏死、干缩,其上产生稀疏灰霉。



为什么灰霉病不好治?  
1.病菌繁殖速度快
病菌繁殖速度快,孢子数量惊人。灰霉病病菌的繁殖速率非常高。就一点点灰霉,分生孢子的数量也数不清。

2.病菌的生存能力很强
灰霉病病菌的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很强,既可以从活体的植物组织中摄取营养,也可以在死亡的残体中生存,属于半活体营养型病菌。

灰霉病病菌的分生孢子可以在感病的果实、花瓣、花萼、茎秆、叶片上存活4~6个月的时间,菌核的生存时间更长。

灰霉病病菌可以在土壤中、植株上、大棚的后墙上、立柱上、吊线上存活栖息,通过气流、雨水、农事操作等途径传播到植株上,一旦条件合适,就迅速萌发侵染。


3.病菌易从伤口侵入
灰霉病病菌喜欢“甜嫩”,最喜欢侵染的部位是花、幼果和转色成熟期的果实。原因是花器上的一些分泌物会刺激病菌快速繁殖,幼嫩的表皮或成熟期的果实上一旦有伤口出现,病菌就会“循着”这些部位渗出的汁液乘虚而入。

4.湿度高灰霉病易爆发
天气是影响灰霉病发生速率的重要原因。灰霉病病菌喜欢比较冷凉的温度(18~23℃)和很高的湿度(85%以上),以及光照不足的天气。所以,连续阴天降雪或降雨的天气,灰霉病很容易爆发。


5.病菌致病力强
扩增迅速灰霉病病菌的致病能力超强,一旦侵入进植物器官就会迅速表现症状,快速产生新的分生孢子。因此,病害一旦发生就意味着菌原数量很容易爆发式扩增,稍有耽搁就会爆发流行。

所以说,灰霉病发生后再打药防治,往往已经晚了,防治的效果往往很差,对于灰霉病最好的办法是预防,而对付灰霉病的最有效手段是通风降湿!



草莓灰霉病如何防治

1、经常除烂果、病残老叶,并将其深埋或烧毁,减少病原菌的再侵染。


2、及时摘除病叶、病花、病果及黄叶,保持棚室干净,通风透光,适当降低密度,选择透气,排灌方便的砂壤土。


3、避免施用氮肥过多,地膜覆盖,防止果实与土壤接触,避免感染病害。


4、合理轮作,提倡与水稻、玉米和豆类等轮作,不与黄瓜、番茄和辣椒等容易发生灰霉病的蔬菜轮作。


草莓灰霉病药剂防治15378717347

25%异菌脲悬浮剂+40%啶酰菌胺·腐霉悬浮剂+25%苯甲·吡唑酯悬浮剂
优利普草莓灰霉病方案 稀缺配方 原厂原证 孟州厂区直发

1、治疗+铲除+内吸+保护,速效性更快,持效期更长。
2、治灰霉病、除炭疽病、叶斑病一步到
3、剂型安全,不伤花、不污染果面。
 
分享到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4-10-28
离线天天向上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24-12-23
是个好产品
马富强 QQ :107285463【微信号】  电话:18012698166 邮箱:ma@191.cn
相逢是首歌 , 有你也有我 ; 好好工作  , 天天上网  ; 我为人人 , 人人为我 。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24-12-23
回 天天向上 的帖子
天天向上 :是个好产品 (2024-12-23 09:00) 

感谢官方认可
快速回复
限80 字节
发帖请遵守“191农资人”电子公告服务规则:https://www.191.cn/read.php?tid=72784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