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 用户 招聘
  • 970阅读
  • 2回复

[基本技术]番茄种植管理:怎么防治番茄灰霉病?番茄灰霉病防治用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番茄灰霉病是由灰葡萄孢引起的一种病害,主要发生在番茄的花期和结果期,对番茄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影响。以下是对番茄灰霉病的详细介绍:
一、番茄灰霉病症状表现
典型症状:
叶片:灰霉病一般从叶缘尖端开始发病,呈典型的“V”字形病斑,并向内轮纹状扩展延伸。湿度大时,病斑处会长出霉菌。
花和果实:病菌在花期侵染后残留在柱头上或花瓣上,继而向绿果、果面、果柄扩展。重症植株病菌会侵染叶柄,呈现大块褐色病斑。染病的绿果呈灰白色、软腐,重度感染的病果会腐烂,病部长出浓密的灰白色霉状物。



非典型症状:
随着国外硬果型番茄品种的引入,大红色或粉色硬果番茄的种植比例逐年增加。这种汁液少、果肉多的番茄品种感染灰霉病的症状特点与国内常规品种不同,病菌从果皮直接侵染,绿果时形成外缘有白色晕圈、中间绿色、直径3~8mm的圈形“鬼脸斑”。
有时病菌并不是先从叶缘开始侵染,也没有呈现“V”字形病斑。例如,冬季棚膜的水滴中常带有病菌,导致植株叶片从上至下感染灰霉病,叶片上的病斑呈轮纹状,圆形或不规则形,但轮纹清晰,颜色为浅褐色。
疑似症状:
一种病斑似“V”字形褐色,但果实没有软腐性腐烂和霉菌,植株和叶柄处有黑褐色坏死,可能是晚疫病造成的枯死病斑。
另一种病斑圆形,近叶缘发生,深褐色,有轮纹,但病斑颜色与灰霉病不同,若栽培发病条件符合早疫病的发病环境,可能是早疫病。



二、番茄灰霉病发病条件
湿度:病菌孢子产生、萌发和侵染均需要高湿度,相对湿度持续在96%以上时易发病。
温度:利于番茄灰霉病发生的温度约为20℃,但也可在18~23℃的范围内发病。
其他因素:连续的阴天和寒流天、灌水后湿度增大、植株徒长、温室透光差、光照不良、管理不当、耕作粗放、氮肥过量或不足、灌水后放风不及时、病果和病残体清除不及时等条件均易引发灰霉病。



三、番茄灰霉病传播途径和病菌生存特点
传播途径:病菌主要以菌核遗留在土壤中或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或越夏,也可在其他有机物上腐生存活,成为下茬蔬菜的侵染源。分生孢子随气流、雨水或露滴、农事操作中的工具、衣着等传播,多从寄主衰弱的器官、组织或伤口处侵入,引起发病。
病菌生存特点:灰霉病病菌的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很强,既可以从活体的植物组织中摄取营养,也可以在死亡的残体中生存。病菌喜欢比较冷凉的温度和很高的湿度以及光照不足的天气。



四、番茄灰霉病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
加强栽培管理,合理密植,注意通风透光,避免湿度过大。
发病初期及时摘除病叶、病果和病枝,集中烧毁或深埋,减少病菌源。
实行轮作,避免连作,减少土壤中病菌的积累。



生态防治:
在棚室栽培中,可通过变温管理来抑制病菌滋生。例如,在晴天上午日出后,使棚室温度迅速上升到30℃33℃,开始缓慢通风,控制棚室内温度不超过33℃,湿度降到75%以下。午后加大通风来降温排湿,使下午温度降至20℃25℃,20℃以下时关闭风口,夜间温度控制在15℃-17℃,湿度降至70%-80%,减少结露。



番茄灰霉病药剂防治:
在发病初期,可选用25%异菌脲40%啶酰腐霉利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
发病后,可直接选用优利普-抗性灰霉病解决方案 15378717347

25%异菌脲悬浮剂+40%啶酰菌胺·腐霉悬浮剂+25%苯甲·吡唑酯悬浮剂


1、治疗+铲除+内吸+保护,速效性更快,持效期更长。
2、治灰霉病、除炭疽病、叶斑病一步到位。
3、剂型安全,不伤花、不污染果面
在阴雨天或棚内湿度大时,可使用烟雾剂或粉尘剂进行防治。
需要注意的是,药剂防治时应注意轮换和混合使用农药,避免病菌产生抗药性。同时,在采摘前一定时间内应停止使用药剂,确保果实的食用安全。
综上所述,番茄灰霉病是一种对番茄生产造成严重危害的病害。为了有效防治该病,需要采取农业防治、生态防治和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分享到
离线53UR0OITWBPJ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2-22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03-01
回 53UR0OITWBPJ 的帖子
53UR0OITWBPJ :[表情]  [表情]  [表情]  (2025-02-22 08:09) 

快速回复
限80 字节
发帖请遵守“191农资人”电子公告服务规则:https://www.191.cn/read.php?tid=72784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