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叫:给中国人一粒种子,他能绿了地球。

院子里阳台上,瓜果蔬菜不重样。
饮料瓶泡沫箱,辣椒茄子向太阳。
地砖缝有点土,青菜能省九块五。
办公室饮水杯,豆芽出苗带你飞。

以上这些都只是基本操作了,下面的升级操作更让人服气。
在南极,中国科考工作者们使出了种菜这项“祖传技能”,基本实现了“蔬菜自由”。
南海的岛屿上,到处都是沙子,还高盐、高温,但驻岛官兵开辟出一块块菜地来。
帕米尔高原边防哨所,漠河哨所,贫瘠、高寒的土地上都被种出一片片青葱绿意。
空间站内,中国宇航员们栽培生菜,实现“天宫种菜梦”。
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期间,与足球一起引人关注的还有中国人在卡塔尔实现了“沙漠上种蔬菜”,保障参赛球队蔬菜供给的新闻。
至于非洲种菜,呵呵,早就实现了。

对了,实地种菜还不算。当年火遍大江南北的网络游戏“开心农场”,你还记得半夜定闹钟种菜的美(熬)好(夜)时光吗?
所以在种菜方面,咱们中国人真的是种出品格、种出特色,冲出国门、走向世界,用实力证明因为有骨子里的种植DNA在,只要给我一粒种子,我就能把菜种遍地球。

话说到了这里,你应该不会只觉得咱中国人种菜就为了吃吧?在玩升华提炼总结上,咱中国人称第二,没人敢认第一啊。
比如陶渊明种豆南山下,忙得带月荷锄归,却是草盛豆苗稀,但人不在乎,因为他种的是隐逸。苏轼披星戴月,撸起袖子,垦荒辟壤,躬耕东坡,最后种出来的是豁达。而《三国演义》里的刘备在官邸里开辟菜园,亲自种植灌溉,种的是韬光养晦。

更不用说中国古代一直就有耕读传家的传统,“耕读传家”不论对普通人家,还是官宦显贵之家,都是默认的正途成人之理念。耕种可以事稼穑,丰五谷,养家糊口,以立性命。读书可以知诗书,达礼义,修身养性,以立高德。勤奋耕读的人可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耕读传家”既学做人,又学谋生,所谓“教子孙两行正路,惟读惟耕”。

至于前面提到的如今的官兵们种菜,那就更是心系战友,守土护疆的决心与坚守了。
所以啊,与其说种菜是中国人的天赋,不如说其实是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中国人种的不仅仅是菜,更是家国情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