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 用户 招聘
  • 169阅读
  • 0回复

[热点话题]最大菌库再扩容:慕恩生物完成中国三大原始森林微生物勘探,再增万株珍稀菌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慕恩生物

今年第三季度,慕恩生物在系统性微生物资源勘探中再次取得重要进展:圆满完成对热带雨林(海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粤北)与红壤丘陵森林(赣南)三大典型生态区的深度勘探考察。这项成果标志着公司持续十年的全国性微生物资源采集与保藏工作再获关键突破,进一步夯实了我国微生物种质资源的战略储备。

作为专注于微生物发掘与生物制造的平台型生物技术公司,慕恩生物自2015年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国家微生物种质资源的系统性发掘与保护。十年来,科研团队的足迹遍布全国多地,累计采集土壤、水体、植物及特殊生境样本超5.5万份,构建了全球规模最大、生物多样性最高的商业化菌种资源库。



PART.O1
生态特异性:微生物定向发掘的科学基础


原始森林作为地球微生物多样性的天然宝库,其生态系统的特异性直接决定了微生物资源的独特性。不同生态区的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其所处环境的温度、湿度、pH值、植被类型及土壤理化性质等生态因子密切相关,形成了具有显著地域特征的微生物资源分布格局。

慕恩生物多样性团队基于深度生态学洞察,建立了系统的生态梯度采样策略。在本次勘探中,研究团队针对三大生态区的特点,设计了差异化的采样方案:
  • 海南热带雨林重点关注根际微生物与腐生真菌的多样性;
  • 粤北常绿阔叶林着重探究不同海拔梯度的微生物群落演替;
  • 赣南红壤丘陵则聚焦于特殊土壤环境中的功能性微生物资源。




通过跨越2000余公里生态梯度的系统采样,团队精准采集逾千份生态样本,并基于先进的地理信息系统构建了“生态—微生物”关联数据库。该数据库不仅记录了样本的经纬度、海拔、植被类型等生态信息,还整合了土壤理化性质分析数据,为微生物资源的定向挖掘与功能预测提供了科学基础。

PART.O2
技术突破:攻克微生物“难培养”困境


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长期受限于培养技术的瓶颈。“传统技术仅能获取环境中约1%的微生物资源,而99%的‘微生物暗物质’仍处于未知状态。”慕恩生物多样性团队负责人赵国振博士表示,“这一技术壁垒严重制约了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针对这一行业难题,慕恩生物自主研发了Eco-culturomics培养组学技术平台。平台通过精确模拟原位生态条件,对温度、pH、氧气浓度等关键参数进行精确控制,并结合微生物群体互作机制,构建了高通量培养策略与共培养分离策略。平台融合微流控芯片系统、单细胞分选系统、MALDI-TOF Biotyper高通量微生物鉴定系统等,系统突破难培养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瓶颈,显著提升了微生物鉴定与资源获取能力。

在此次勘探中,研究团队应用该技术平台,成功从首批样本中分离、鉴定和保藏超过10000株真菌菌株。基于菌株形态和分子鉴定分析,这些菌株被划分为789个物种,隶属于5门19纲49目120科301属。特别值得关注的是,通过创新培养策略,团队成功将海南根际土壤可培养真菌物种数量提升至千余种,较文献报道增长超160%,显著拓展了已知微生物资源边界。



海南原始森林部分根际土壤可培养真菌形态 | 图源:慕恩生物


这一技术体系的建立,同样为公司在微生物知识产权领域的全球布局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慕恩生物已在全球提交专利申请近300件,并于2025年成功入围WIPO全球奖30强,成为中国首个以微生物知识产权布局获此殊荣的生物科技企业,为微生物资源的商业化开发构建了坚实的技术壁垒。

PART.O3
战略资源:全球最大商业化菌种库的布局


历经十年系统建设,慕恩生物建立了完整的微生物资源保护体系。该体系涵盖从样本采集、菌株分离、鉴定保藏到数字化管理的全流程,确保了微生物资源的安全保存和高效利用。目前,公司已建成全球最大、生物多样性最高的商业化微生物菌种库,保存超33万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微生物菌株,且以年均新增保藏5万株的速度持续增长;库藏菌种多样性高,覆盖微生物物种近2万种。这一庞大的“基因宝库”与产业“芯片”,是公司实现持续原始创新、构筑核心竞争力的基石,也为国家生物资源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


慕恩生物菌种资源库 | 图源:慕恩生物


此外,公司前瞻性地推进菌株资源数字化进程,目前已完成全部保藏菌株的多基因测序分析与精准鉴定,40%菌株完成全基因组测序与分析,建成了全球规模领先的微生物基因元件库。据慕恩生物副总裁张东亚透露:“未来三年,公司菌株保藏量将突破50万株,并完成30–50万株微生物的基因组测序,实现菌株资源数字化与功能预测智能化。”

PART.O4
产业转化:从资源保护到价值释放的路径


基于庞大的菌种资源库,慕恩生物已建立起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应用的高效转化通路。公司采用“平台+管线”的商业模式,通过系统性筛选和工程改造,将微生物资源转化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创新产品。
  • 生物农业领域

公司开发出30余款创新微生物菌剂,服务全国29省超6000万亩耕地。这些产品基于对植物-微生物互作机制的深入理解,针对不同作物和土壤类型的需求特点,提供了精准的微生物解决方案。
  • 替代蛋白领域

子公司蘑米生物通过多维度筛选体系,从超过10000株菌株中优选出10余株高潜力候选菌株。其丝状真菌蛋白产品相继通过美国GRAS和新加坡SFA认证,成为国内首家实现多国市场准入的微生物蛋白企业


蘑米真菌蛋白食物 | 图源:蘑米生物



慕恩生物创始人&CEO蒋先芝博士表示:“每一株保藏菌株都是自然的馈赠,更是生物制造的‘超级引擎’。我们的使命是将微生物的‘隐形价值’转化为切实的产业解决方案,通过系统的资源发掘和技术创新,构建以微生物为核心的生物制造新范式。”

PART.O5
未来愿景:夯实微生物产业创新基石


面对全球生物制造浪潮的兴起,慕恩生物以十年坚守铸就了中国微生物产业的创新基石。从青藏高原到南海红树林,从东北黑土地到西部荒漠,公司系统性的资源采集与保藏工作,不仅为生物制造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库”,更为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了科技力量。

未来,慕恩生物将进一步深化微生物资源发掘与应用研究,秉承“菌种为芯、产业为擎”的发展理念,持续赋能绿色农业、替代蛋白、医药健康等战略新兴产业,为推动中国生物制造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微生物资源保障!
 
分享到
快速回复
限80 字节
发帖请遵守“191农资人”电子公告服务规则:https://www.191.cn/read.php?tid=72784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