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
俗话说“一分价钱一分货”,便宜的肥料一定不能买!近日就有12个村200多户柑农遭遇近180吨假肥料,果树相继患病或坏死,“卖假肥料的真是害死人!”朱先生说,家有近900棵柑子树,施假肥料后死了近50棵。说起这事,他义愤填膺,音量一下提高起来。 朱先生说,去年10月,村里来了一群外地人,将村民集中到农家乐搞农技培训,推销低价肥料。
图片
见过些世面的朱先生担心大家受骗,赶到讲课点。发现外地人正在给数十位村民上课。有村民告诉他,他们免费接送,管中饭,还送小礼物。 朱先生一眼就看出这都是套路,目的是卖肥料。他留了个心,特意查看了对方的相关手续及产品包装,但没看出破绽。“市场价200元/包,他们卖 150元,买 10包送 3包……”朱先生也动了心,花3750元买了1吨肥料。 朱先生所购肥料已所剩无几,记者打开袋子,刺鼻气味扑面而来。记者看到,这些肥料包装袋上印有“石家庄某某肥业公司”和醒目的“用心做好肥中国放心肥”字样。 发现肥料有问题,是在施肥后柑子树枯萎时。朱先生打包装袋上的联系电话,却怎么也打不通,令他欲哭无泪。 朱先生算了一笔账,一棵树结40多斤果,今年受疫情影响,价格3元/斤,一棵树就损失120多元,50多棵树损失达六七千元,树死了,损失更大。 新型肥料骗局让很多种植户上当,以下这些骗术要引以为戒了!
一、虚报总养分含量
在复合肥包装袋上,计算总养分的时候,却将次量元素和微量元素违规加入到肥料总养分含量的计量中,达到虚假标高的目的。比如钙、镁、硫,有机质,KOM,HAM等成分,其实复混肥料总养分,国家规定的是总氮、磷、钾三种大量元素含量之和。
二、假冒进口肥料
在化肥包装袋上做文章,标准是俄罗斯、挪威进口产品,以达到假冒进口的目的,其实包装袋上并没有标注相关的进口合同号。
三、假冒“权威机构”认证
在一些劣质化肥包装袋上印上 “国家某部推荐产品”,“某质检所认可产品”等。更有甚者在包装上不依照要求标识,甚至连成分都不标明,只标注“权威机构“推荐使用。其实化肥包装袋并没有注明相关的执行标准。
四、肆意炒作化肥概念
在化肥包装袋上印上纳米磁性剂、激活素等专业名词等,用来误导种植户,其实目前的化肥还没达到这种技术。
五、任意夸大化肥作用
在化肥包装袋上面要么冠以欺骗性名称,比如多功能、全营养等。其实比如高氯化肥产品,很多作物对氯元素敏感,特别是烟叶、土豆、果树等作物,其他的作物就不行了。
六、编造化肥商品名称
编造化肥名称以及配料,比如用二元肥冒称三元肥等、其实二元复合肥和三元复合肥,在实质上有很大差异。
七、含量低于国家标准
购买前了解国家标准,有助于甄别不合格的肥料。 企业标准的编号格式为:Q/(企业代号)(四位顺序号)S-(年号) 强制性国家标准的格式为:GB( 国家标准发布的顺序号)-(发布年份) 化工部行业标准为HG,农业部行业标准NY。
图片
这些包装袋上必须要有,并且要合规,Q字开头,很显然属于企业标准,凡是看到执行标准是企业标准的肥料一定要小心了,很可能就是假货或者不达标!
图片
免费的午餐,低于市场价格的东西,一定有它廉价的原因,买农资,还是要上正规的渠道购买。凡事也都有因果关系,人生什么病吃什么药,不存在包治百病的神仙药,做农业种植也是。 所以,在针对售假肥料这件事上,一方面,呼吁有关部门要加强管理,严厉打击此行为,如有发现,严加惩处,另一方面,我们种植户也要多加辨别,一些便宜不能占的尽量不要占,多花几块钱,购买正规的产品,到最后,才是收益最大的。 不论买啥,都是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时刻谨记便宜无好货!避免因小失大!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