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 用户 招聘
  • 1400阅读
  • 1回复

[基本技术]香葱疫病的防治,霜霉病疫病防治方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4-02-27
小香葱植株丛生直立,矮小,叶片呈细筒形,密生为丛状 。一年四季都可播种,亩产量1500公斤。
疫病是葱常见的病害之一,分布较广,在中国各菜区普遍发生。该病在梅雨期长、梅雨量大的年份发病严重。发病重时造成局部或较大面积葱坏死腐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葱生产。


香葱疫病发病原因:
①小香葱疫病属于真菌病害,病原菌是鞭毛菌亚门烟草疫霉菌。这种真菌,抗不良环境能力比较强,可以潜伏土壤中存活好几年,喜高温、高湿。发育温度是15-35℃。发病初期,发病部位会出现青白色不明显的病斑。湿度较大时,会有稀疏的白霉;湿度较小时,白霉消失。
②发病往往是因为病原菌隐藏于病残植株内、土壤中、堆肥中越冬,再等开春,借助风、雨等条件传播;有时也会因为农事操作不当,引起传播。所以,种植密度不合理、连续的阴雨天大气湿润、地势低洼、排水不佳的葱田往往发病严重。


香葱疫病危害症状:

叶片、花梗染病初现青白色不明显斑点,扩大后呈灰白色斑,致叶片从上而下枯萎,田间现一片“干尾”。阴雨连绵或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白色棉毛状霉,天气干燥时则白霉消失。剖开长锥形叶内壁,可见白色菌丝体,此有别于葱生理性干尾。
发生严重时,田间一片枯白。葱茎部受害,根盘处呈水渍状浅褐色至暗绿色腐烂。根部受害,根毛少,变褐腐烂。



香葱疫病发病条件: 病菌以卵孢子、厚垣孢子或菌丝体在病残体内越冬,翌春产生孢子囊及游动孢子,借风雨传播,孢子萌发后产出芽管,穿透寄主表皮直接侵入,后病部又产出孢子囊进行再侵染,扩大为害。
阴雨连绵的雨季发病。种植密度大、地势低洼、田间积水、植株徒长的田块发病重。适宜发病的温度范围12~36℃;最适发病环境温度为25~32℃,相对湿度90%以上。


抗性霜霉病、晚疫病解决方案15378717347方案一:
52.5%噁酮·霜脲氰水分散粒剂+40%烯酰吗啉悬浮剂+100克/升氰霜唑悬浮剂+5%胺鲜酯水剂

方案二:52.5%噁酮·霜脲氰水分散粒剂+40%氟吡菌胺·烯酰吗啉悬浮剂+100克/升氰霜唑悬浮剂+25%苯甲·吡唑悬浮剂

香葱疫病的防治,霜霉病疫病防治方案15378717347
 
分享到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4-02-28
  
快速回复
限80 字节
发帖请遵守“191农资人”电子公告服务规则:https://www.191.cn/read.php?tid=72784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