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 用户 招聘
  • 1274阅读
  • 1回复

[基本技术]白粉虱抗性大,打不掉,这些方法效果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4-02-20
白粉虱抗性大,打不掉,这些方法效果好
白粉虱又名小白蛾子,同翅目粉虱科,是一种世界性害虫,于七十年代传入我国。



白粉虱对蔬菜、果树、药材、牧草、烟草等多种植物都有危害。一般可造成损失10%~30%,严重的可高达70%以上。在蔬菜上尤以茄子、辣椒、黄瓜、番茄等受害重。



目前白粉虱已成为温室、大棚及露天蔬菜的主要害虫,危害程度呈逐年上升趋势,防治难度大。严重制约了蔬莱的产量和质量。



图片



一、白粉虱危害及发生规律



白粉虱成虫活动适温为22℃~30℃,繁殖适温为18℃~21℃,有趋嫩、趋黄、趋光特性。



成虫、若虫均喜欢群集在植物叶片背面,以刺吸式口器允吸植物汁液,使被害叶片褪绿、黄化、萎蔫,甚至全株枯死。



并分泌大量蜜液,污染叶面和果面,造成煤污病。此外,白粉虱也经常成为病毒病的传播媒介。



由于近年来温室和露地蔬菜紧密衔接、相互交替,致使该虫的危害周年发生。北方温室年发生10多代,世代重叠。



白粉虱的发生,全年有两个关键的时期:一是在春季,发生于温室茬口,时间在4月中—5月下;二是在秋季,发生于温室、冷棚、露地等所有设施,时间在7月底—9月下,温室会一直发生到11月底。





二、白粉虱防治困难的原因



1.繁殖场所多



随着温室、大棚、和露地蔬菜面积不断扩增,使白粉虱一年四季均有足够的食料和繁殖场所。



2.繁殖指数高



在北方温室内每年可发生10多代。每代发育时间随温度升高面缩短,18℃时需31.5天一代;24℃时需24.7天;27℃时需22.8天。24℃时各虫态发育历期为:卵期7天,1龄期5天,2龄期2天,3龄期3天,伪蛹期8天。

棚室平均气温19℃时,完成一代为30天左右,每雌虫的产卵数多达3000~4000粒,1代后种群数量可增长140~150倍,繁殖数量呈指数增长,在农业害虫中是罕见的。



3.为害蔬菜种类多



白粉虱的寄主植物有200多种。蔬菜作物中主要为害黄瓜、西葫芦、南瓜、甜瓜等瓜类作物;茄子、番茄、辣椒等茄科作物,甘蓝、白莱、萝卜等十字花科作物;菜豆、扁豆等豆科作物,以及莴苣、菊芋、马铃薯、苋菜等多种作物。



4. 四个虫态交情分布



白粉虱成虫可以短距离飞翔,且体表布蜡于植株上部嫩叶背面,并在嫩叶上产卵。



随着植株生长,成虫也不断地向上部叶片转移,在植株上各虫态即形成一定规律:最上部的嫩叶,以成虫和初产的淡黄色卵为最多,稍下部的叶片多为黑色卵,再下部多为初龄若虫,再下为中老龄若虫,最下部则以蛹为多。



成虫、若虫、卵、蛹,四个虫态自上而下交情分布,一般药只能杀死成虫,很难杀死卵和幼虫,用药次数赶不上繁殖速度,导致比较难治。

5、防治意识淡薄,重治轻防



蔬菜定植后,嫩叶梢是粉虱类害虫取食的最佳食物,有些菜农朋友对使用防虫网意识淡薄,有洞不补,有缝隙关不严,甚至还有定植后,蔬菜开始生长,发现粉虱后再去使用防虫网,这样对防治粉虱效果极差。



6、药剂选择问题



有些药剂只杀成虫不杀虫卵,导致虫卵孵化后成虫不断;也有些药剂只杀虫卵而不杀成虫,导致成虫不断产卵,卵孵化后成虫不断。比如我们平时使用的药剂,吡虫啉、啶虫脒、烯啶虫胺、吡蚜酮、噻虫嗪等,这些药剂都是治成虫的,打完药之后会死一大片成虫,但对于其它三个虫态卵、若虫和蛹来说,没有很好的作用。
[
 
分享到
离线gjzhou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4-02-22
学习学习
快速回复
限80 字节
发帖请遵守“191农资人”电子公告服务规则:https://www.191.cn/read.php?tid=72784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