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 用户 招聘
  • 3877阅读
  • 15回复

【冬韵】+【曹红英】德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曹天文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3-12-20
— 本帖被 曹天文 执行加亮操作(2023-12-20) —
文/天文


宇宙不停运转,人应效法天地,永远不断地前进,自我力求进步,发奋图强,活到老学到老。天文在五十八周岁之际,十一月学习了道经,十二月又学习了德经,《道德经》它是文化、它是精神,通过学习《道德经》,不但充实了自己,身心境界、格局能量还得到了提升。


“德”,万物各自体现出的本性就是“德”,它是“道”所赋予的,因为“道”创造了万物,“德”是“道”的体现。没有“道”就没有万物,没有“德”,万物就失去了本性。具体到人,就是人之“德”,具体到物,就是物之“德”。


《老子》即《道德经》中体现的人生观有两个基本特点:就自我而言,讲究珍惜身体;就人与人的关系而言,主张柔弱不争。


第四十四章: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
[]名誉与生命谁亲?生命与财货谁贵重?

第五十章: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
[]人本来可以长寿,但却自己走向死路的,也有十分之三。什么原因呢?过分求生奉养太丰厚了。曾听说善于养生的人,在陆地上行走不会遇到犀牛和老虎,在军队里战斗不会被兵器伤害


第五十四章:修之于身,其德乃真。
[]通过自我修炼与提升,他的德行就会纯真。
意思是身体是天道的显示器,你修到身上的是什么、修到什么程度,他就给你显示到什么程度,不会有人例外,因为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即自然的规律对谁都不偏爱,总是伴随着有德之人,你要不是真人智人,根本就不可能呈现那样的状态,在老子看来,德行的培养应该从自身做起,强调了个人德行的重要性。


第五十五章: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
[]含德深厚的人,好比初生的婴儿。剧毒的虫蛇不去螫他,猛兽不伤害他,恶鸟不抓扑他。


不珍爱自身的人是不能为天下之主的,首先要摒除物欲享乐,对物质的过分追求,是不合乎天道的,而不合乎天道的人就要早死。其次,要摄生,即讲求养生功夫。为此,有道的人少私寡欲,见朴抱素,专气淳和,加强自身修行。


《道德经》对“柔弱不争”反复强调,认为这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是合乎“道”的,只有“柔弱不争”才能无往而不胜。
第四十三章: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天下最柔弱的东西,能够随便往来于天下最刚强的东西。


第六十六章: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由于不争,所以天下没有谁能和他相争。


第七十八章: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天下没有比水还柔弱的了,然而攻击坚固强硬的却没有胜过水的。


以柔弱不争做人,并不是把人变成一个懦弱可悲的角色,而是为了更多地获取,达到更大的成功。书中还提出了一系列与柔弱不争思想一致的观点,如致虚守静、不敢为天下先、不自是、不自伐等等,这些以退为进、以静制动的思想与柔弱不争共同体现了《道德经》中人生哲学的特色。


《道德经》第三大内容就是对政治问题的探讨,老子提出了“无为”的著名政治主张,认为“无为”是治理天下所应遵循的最高原则。
第三章:为无为,则无不治。
[]如果能够实行“无为”的政治,那么国家就没有不会治理好的。


第三十七章: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侯王如果能持守它,万物就将会自生自长。


第五十七章: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我无为而治,人民就自然地化育;我喜爱清静,人民就自然地安定;我不生事,人民就自然地富足;我没有贪欲,人们就自然地质朴。


第十七章: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他功业完成、事业办得顺利,百姓都说:“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生活的”。


第八十一章:人之道,为而不争。
[]人的法则应是,即使有所作为但不过分争执计较。


《道德经》所倡导的“无为”并不是号召君王什么也不做,而是不妄为,是顺乎自然发展,没有骚扰、没有强制,百姓感到自己本来就是如此,而事情,已经办成。


《道德经》一书,还有关于战争等方面的论述,首先是反对战争,因为战争的后果是严重的,而且战争还会带来报复。其次,不得已而战时,要保持克制,不要逞强斗勇以杀人为乐。再次,在战争过程中不要轻举妄动,必须保持冷静。它的反战思想是符合人心的,它的自卫思想是积极的。
第三十一章:夫兵者,不祥之器。
[](兵器)战争,是不祥之物。


第三十章: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大战之后,一定有荒年。


第三十一章: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
[]如果不得已而为之,最好淡然处之,胜利了不要得意洋洋。



第四十五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zhuō),大辩若讷()。
[]最直的好像弯曲,最灵巧的好像笨拙,最雄辩的好像言语迟钝。
[]拙,代表看不出来,因为顶级猎手做到了四大素质:隐藏、耐心、协助、预判,然后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精准的预判为“快准狠”建立基础,大巧若拙是因,兵贵神速是果,所以一个人真正要做的,不是努力地活着,而是要学会如何高明的生存下去,这就是《道德经》能给你的东西,因此看过《道德经》和看懂《道德经》是两个完全不一样的境界。

第六十八章: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
[]善于作战的,不轻易忿怒;善于战胜敌人的,不勉强争斗。


第六十九章:祸莫大于轻敌。
[]祸患没有比轻敌更大的。


《道德经》一书,充满了辩证法思想,书中的论述基本是以辩证对立的方式进行的。
第二章: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有和无”相互生成,“难和易”互相成立,“长和短”相互形成,“高和低”互相依存,“音和声”相互谐调,“前和后”互相序列。


第三十九章: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贵必须以贱为根本,高必须以下为基础。

第五十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灾祸啊,是幸福依靠的地方;幸福啊,是灾祸藏伏的地方。


第六十四章: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千里之远的行程,始于脚下第一步。


《道德经》一书,“德”的内容远远多于“道”的内容,“德”是根本,是修道必不可少的外部因素,是升华“道”的基础,整本字数虽只有五千余言,但内容之丰富,恐怕没有几本书能与之相埒(liè),所以任何对它的概括和说明,都只能是挂一漏万,要了解《道德经》,必须自己运用智慧去体悟原书。


现实生活中,由于各种因素,每个人的家庭条件不同,有人贫穷,有人富贵,一个人可以是普通家庭、寒门环境,口才不好、智商不够、没有人脉、反应也慢,没有关系,可继续过着平常的生活,或者想要逆袭也不是不可能,有一句话叫:人的行动是内心的投射。为了生活过得更好一些,实现自己的想法,通过勤奋地学习、实干、体悟,就会逼出自己的潜力,认定的目标竭尽全力去努力,把能力发挥出来,激活自身的能量,就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天空或许成就就会惊人。除了时机,就是提高认知,成熟的谷穗懂得下垂,在有了小小的成就后,还要继续进入新的能量,让灵性真正的苏醒。有些机会,必须要展现实力才能争取到,这种情况下,高调也无妨。若要心想事成,就需积累知识,明心见性、开悟觉醒,一切皆由心生,大千世界,有几人能做到“心外无物”?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无所谓仁慈,它把万物当作刍狗一样对待,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另一种理解则是老子想表达天地公平的观点,天地不情感用事,对万物一视同仁。刍狗,古代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在祭祀之前是很受人们重视的祭品,但用过之后即被丢弃,后比喻轻贱无用之物),万物是刍狗,刍狗是万物,它们在自然之道上是互通的,这正暗合了道家的核心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所以凡事只能是见仁见智。


人生是一场修行,心即宇宙,仰望星空,心是我们的高维空间,心通万物、心通宇宙、心通大道,就是圣人贤者可达到的境界。第四十二章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空虚无形的,然而功用却无穷无尽,深不可测,好像是万物的始元,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道”它掩敛自己的锋芒,排解自己的纷扰,隐蕴自己的光辉,混同于周围的尘埃之中),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一切犹如介质虚无,对任何事不再起执着心,心平气和面对一切,所以于心无事,于事无心,所谓永恒,实际上就是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周而复始。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无论经历怎样的风吹雨打、低谷巅峰,面对逆顺,坦然接受,并用适合的方法去解决,当一个人能站在永恒的“无”,便能够摒弃所有的执着,享受中间这段过程,谁还不是来人间走个过场,什么都别太当真。


天文觉得,来世一遭,首先要懂得尊重他人,珍惜当下,健康是一个人的根本,要懂得关爱自己,接受高人的引导,在有能力关爱、引导他人时,多接近正能量,远离负能量,实在无法远离的,那就在心里感谢他(她)成为你的摆渡人。让你痛苦的人,就是来渡你的,渡你凤凰涅槃、渡你提升维度;命里来助你的人,也是来渡你的,特别是在人生低谷时,有人愿意伸出援手,感觉自己是幸运的,给我们一丝温暖、一份慰藉、一场陪伴,值得我们用一生去珍惜。无论谁来渡你,明白了前世今生,皆因果使然。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一直是天文心中的指路明灯!


心不死则道不生,人间正道是沧桑,谁还没有沧桑过?少年时,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中年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老年时,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慢慢明白“宁静致远”的道理,若能做到时常返视探求自己的心性良知即可,随缘而行,心性通达,看开放下,人生会变得更美好。

2023年12月20日








                                  
4条评分农币+440
dos0001 农币 +99 宁静致远! 2024-01-18
心珠漫漫 农币 +100 当一个人能站在永恒的“无”,便能够摒弃所有的执着,享受中间这段过程。学习了 2023-12-20
明天更美好 农币 +50 修身    养性! 2023-12-20
天天向上 农币 +191 上善若水 厚德载物 2023-12-20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分享到
离线天天向上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3-12-20
191上学习一下
马富强 QQ :107285463【微信号】  电话:18012698166 邮箱:ma@191.cn
相逢是首歌 , 有你也有我 ; 好好工作  , 天天上网  ; 我为人人 , 人人为我 。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23-12-20
修身  养性!
离线曹天文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23-12-20
回 天天向上 的帖子
天天向上 :191上学习一下 (2023-12-20 11:05) 

您更优秀,一起学习,共同进步!
感谢坛主加分!问好天天向上!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离线曹天文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23-12-20
回 明天更美好 的帖子
明天更美好 :修身  养性!  (2023-12-20 13:02) 

是啊!修一个极其重要的心境:自然。
感谢加分!问好明天更美好!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离线心珠漫漫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23-12-20
当一个人能站在永恒的“无”,便能够摒弃所有的执着,享受中间这段过程。学习了
离线曹天文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23-12-20
回 心珠漫漫 的帖子
心珠漫漫 :当一个人能站在永恒的“无”,便能够摒弃所有的执着,享受中间这段过程。学习了 (2023-12-20 19:59) 

当一个人的内在空间变得无边无量,自然就像永恒大道一样,因为我们已经意识到自己生命的实质。
感谢加分!问好心珠漫漫!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23-12-21
无欲则刚,钱、权、色,都能过,你的人生一马平川。
离线曹天文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23-12-21
回 oymk1746241364 的帖子
oymk1746241364:无欲则刚,钱、权、色,都能过,你的人生一马平川。 (2023-12-21 16:13)

找到自己的归宿,过好自己的人生。
感谢关注!问好oymk1746241364!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离线秋围海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24-01-01
德经多读几遍会通透。谁还不是来人间走个过场,这首歌好听又有理

内容来自触屏版

离线曹天文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24-01-01
回 秋围海 的帖子
秋围海 :德经多读几遍会通透。谁还不是来人间走个过场,这首歌好听又有理 (2024-01-01 13:28) 

打拳、练字,呼吸新鲜空气,这一天如此美好!
感谢支持!祝元旦快乐!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离线dos0001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24-01-18
宁静致远!
离线曹天文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24-01-24
回 dos0001 的帖子
dos0001:宁静致远! (2024-01-18 14:48)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这世间,一切原本都是空虚而宁静的。万物也因而能够在其中生长,我因此追寻万物的本质、恢复最原始的虚静状态。
感谢加分!问好dos0001 !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离线4Z61BG3SR2BV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24-07-15
“德”,万物各自体现出的本性就是“德”,它是“道”所赋予的,因为“道”创造了万物,“德”是“道”的体现。没有“道”就没有万物,没有“德”,万物就失去了本性。具体到人,就是人之“德”,具体到物,就是物之“德”。 没有点赞的表情,发颗小红心吧。
离线曹天文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24-07-20
回 4Z61BG3SR2BV 的帖子
4Z61BG3SR2BV:“德”,万物各自体现出的本性就是“德”,它是“道”所赋予的,因为“道”创造了万物,“德”是“道”的体现。没有“道”就没有万物,没有“德”,万物就失去了本性。具体到人,就是人之“德”,具体到物,就是物之“德”。[表情] 没有点赞的表情,发颗小红心吧。 (2024-07-15 08:53)

谢谢!善哉善哉!
感谢关注!问好4Z61BG3SR2BV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快速回复
限80 字节
发帖请遵守“191农资人”电子公告服务规则:https://www.191.cn/read.php?tid=72784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