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 用户 招聘
  • 4064阅读
  • 1回复

[心情随笔]“百度一下”,正在衰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天天向上


  AI风云四起,传统搜索引擎的江湖地位,岌岌可危。

  最近,Open AI宣布,向所有用户开放ChatGPT的搜索功能,无需注册即可使用。这一动作颇具信号意义,被视为AI入局搜索后对谷歌等传统搜索引擎的一次正面“叫板”。

  相较传统的收录式搜索,ChatGPT搜索能够以更快速度抓取信息,并实现分钟级别的解析,同时还保留了传统搜索的信息来源清单,以便用户核查。

  在搜索江湖,AI“搅局”可谓环球同此凉热。曾几何时,百度和谷歌是中英文世界搜索的唯一入口,垄断地位难以撼动。但今天,“遇事不决问百度/谷歌”这句当年响亮的口号,已经显得非常落伍。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搜索方式。国外一项调查显示,2024年,Z世代比X世代的谷歌使用率整整少了四分之一,在国内,传统搜索巨头百度的市场份额也有所下降,从2021年最高占比86.82%,降至2024年的60%水平。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AI模型坐上了搜索牌桌。国外的Perplexity,就被认为是ChatGPT搜索最初的对标,而国内字节的豆包、月之暗面的Kimi等,也都打出了AI搜索这张牌。截至去年底,豆包月活数据已达到惊人的7116万,Kimi智能助手月活增至1669万。若按此增速估计,AI搜索产品重塑搜索市场格局,成为新流量入口,已经是一件没有悬念的事。

  传统搜索遭受的另一重冲击,来自社交媒体。

  以小红书为例,2024年第四季度,平台日均搜索量已达到6亿次左右,而搜索老大百度目前的日均搜索量也才刚过10亿次,追赶势头可谓迅猛。据小红书官方统计,目前平台上三分之一的用户打开app的第一件事就是搜索,完全把小红书当搜索引擎在用。甚至有人称小红书是“年轻人的生活百科全书”。

  这中间的变化,绝不只是社交平台和AI“平替”了传统搜索网页那么简单。这是一种对新的信息检索需求的相互适应。

  信息学者Marcia J. Bates将搜索过程分为:浏览、搜索、偶遇、追踪四个流程。借助算法推荐和社交互动,社交平台大大强化了后两者的便利度和舒适度,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偶遇和追踪的过程取代了传统的精确搜索。而如果使用AI进行检索,它则可以大大简化浏览和追踪的流程,转为给出一套确定的方案成果。

  对比传统网页搜索相对精确的信息分发,社交平台呈现的结果更丰富、更多元,“偶遇”的信息增加,互动感增强,有赖于足够多的用户实时分享,获得的信息也更即时、更完整。而AI搜索的结果则更确定,并且同样能根据用户需求,在最短时间内进行调整和优化。

  这和当下的互联网平台信息生产逻辑实质是一致的。传统搜索更接近一种中心化的分发,无论谁来搜,得到的都是后台网站推荐筛选后近似的结果;但无论是社交平台还是AI,都更强化了“个性化”的特质,你看到什么,很大程度上由自己决定,自然显得更为贴心。
 
马富强 QQ :107285463【微信号】  电话:18012698166 邮箱:ma@191.cn
相逢是首歌 , 有你也有我 ; 好好工作  , 天天上网  ; 我为人人 , 人人为我 。
分享到
离线4VY6BI1GDMZC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02-12
快速回复
限80 字节
发帖请遵守“191农资人”电子公告服务规则:https://www.191.cn/read.php?tid=72784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