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晚上好,我是蔡润国!趁着这个时机,我们给大家交流一堂课。这几年,南方的水稻有些区域二化螟抗性非常的突出,尤其早两年,二化螟的防治成本非常的高,而且农户打一次药还不能完全把害虫杀的比较理想,过7天还要打两三遍药。
这些抗性二化螟的防治有哪些特点?我们需要掌握哪些防治的技巧才能把抗性二化螟防治的很好?今天就跟大家重点来讲下南方水稻抗性二化螟的防治技巧。
直播地址:https://v.191.cn/live/pc?cid=1449
一、已产生抗性的药剂二、抗性二化螟防治技巧1、压前控后2、适期防治3、科学搭配选用药剂4、添加高效农用助剂5、注重用药细节 一、已产生抗性的药剂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毒死蜱有机磷杀虫双 氯虫苯甲酰胺:2008年上市,在国内水稻区域防治二化螟、大螟、稻虫卷叶螟效果都非常的突出,在每一季水稻里面包括第一代、第二代,晚稻的第三代、第四代都会使用氯虫苯甲酰胺,这个成分用的比较单一,但用的频率很高。用了十来年后,二化螟就慢慢的产生了抗性,有些使用频率比较高的区域,,单一使用氯虫苯甲酰胺就治不住虫了。阿维菌素:为防治二化螟,很多农民会选择阿维菌素或水胺硫磷来替代氯虫苯甲酰胺。刚开始效果也挺好的,从1.8%到3%再到5%,但是随着使用频率增加,剂量也在不断的增加,现在5%的阿维菌素一亩地用到300ml到300ml以上,才勉强可以防治二化螟。但现在单一的阿维菌素也不能防治二化螟,需要跟别的药一起复配才行。毒死蜱:限制性农药,对稻飞虱防治效果还可以,对二化螟和稻虫卷叶螟防治效果也很差。有机磷:抗性区域单一使用效果不好。杀虫双:现在水剂市场上很少见,并且效果也不行,在部分区域可以作为一个配补,但也需要跟其他药剂复配才可以。 二、抗性二化螟防治技巧1、压前控后在有些地方,二化螟抗性大,用药后会残存很多基数,这些残存基数如果在下一代又没有防控好的话,累计下来的残存基数就会非常多,所以在抗性区域的二化螟一定要做好压前控后。方法:(1)农业措施:在一些抗性、基数过大的区域,我们一定要在冬前及春后做好越冬虫源基数调查,在冬季对越冬虫源基数较大田块,进行冬前犁地翻耕并灌深水浸泡,消灭越冬虫(蛹);春季蛹羽化前耕耙平整灌深水沤田浸泡,减少羽化蛾量,降低田间产卵量。在一些抗性、基数过大的区域一定要做好压前控后的工作,否则抗性二化螟没有办法一次性清除干净,原因是越冬的基数问题没有解决干净,导致后面卵孵化量特别的大,后期防控压力特别的大。
(2)用药措施:在采取以上冬春农业措施降低越冬虫源的基础上,秧田集中用好送嫁药,整个秧田就会带上药,即使后期孵化,秧田也会残留药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大田化学用药狠治第一代,严防2、3、4代二化螟,消灭各代残存基数,减轻下代防治压力。秧田送嫁药建放议用阿维菌素或甲维盐配氯虫苯甲酰胺,或甲维虫螨腈虱螨脲。 2、适期防治水稻大田及时做好田间调查,在枯鞘发生高峰时及时用药防治。我们不能等到二化螟虫龄比较大,或者钻心钻到水稻茎秆里面去的时候再防治,这样防治的压力就会很大,效果也会很差。很多农户都是看到枯心团的时候才去防治,出现枯心团说明二化螟里面钻到水稻心里面去了,其实这个时候防治已经不是最佳时期了,一是对水稻的基本苗已经产生了一定危害和影响,二是药剂很难渗透到水稻里面,这个时候的效果也会比较差,所以要适期防治。一般在水稻田移栽20天左右,我们就要做好田间调查,如果田间出现明眼可见的枯鞘,一团一团的,那我们就要用药防治了。什么样的是枯鞘呢?像下面的图片,水稻茎秆部位是黄色的,那就不正常的,说明叶鞘部位已经有二化螟蛀食了。
我们剥开枯鞘,就可以看到里面有二化螟的小虫。
像上面这样,有五条纵线,背部有三条纵线,侧面各有一条纵线的,就是二化螟。这个时期就是防治二化螟最好的时期。
3、科学搭配选用药剂规避抗药性强的药剂,尽量不单一使用抗药性强的药剂,或者与其它药剂搭配进行一个混配,或者挑选其它作用机理不同的农药。方法:药剂产生抗性的区域,应避免单一药剂的使用,应利用不同药剂的作用机理,选用2-3种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搭配使用。如促进幼虫脱皮的虫酰肼、甲氧虫酰肼;抑制幼虫脱皮的虱螨脲;乙基多杀菌素、甲维盐、阿维菌素、虫螨腈等。 4、添加高效农用助剂新农药的研发比较滞后,在有效的、高效农药出来之前,我们只能依赖以往的农药药剂。我们不能只依赖之前单一的农药效果,还需要添加高效农药助剂,给它助力,达到1+1>2的效果。很多农民或者种植大户有个误区,他们认为杀虫效果跟剂量有很大的关系,剂量越大,效果越好,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农药的作用效果虽然与剂量是正相关的关系,但是当达到一定的极限限度时,再去增加农药的使用剂量,效果不一定会上升,甚至是不增反降,就是所谓的天花板效应。所以,盲目增大剂量一是造成浪费,二是造成农田的化学污染,三是增强害虫的抗性能力,以后防治害虫就会更难。助剂:(1)渗透性、扩散性、湿润性、展附性较好的有机硅农用助剂,下雨不会被冲刷掉。10ml一桶水,利用效率比较好,打到叶片上迅速扩散、渗透,呈现碧绿色。(2)传导携裹性优异的卵磷酯助剂如凌空飞度、安融乐等,使用它们还可以减少农药30%左右的用量,既可增效也减少田间污染和抗性的产生。(3)农药减量增效助剂---激健。可以防治抗性稗草、杂草,跟用正常剂量没什么差异。10ml兑一桶水15公斤左右,可以达到减量增效的效果。如果用5ml激健,只是提高农药利用率。有机硅+凌空飞度两种助剂加在一起,防控穗颈瘟白穗问题效果显著。 5、注重用药细节方法:(1)施药时田间应有3-5厘米水层,并保持5-7天的水层,以利药剂在茎秆的渗透吸收传导。二化螟枯鞘主要是在叶鞘的边缘,在防治第一代二化螟的时候有70-80%药剂是滴落在水层里面的,形成药剂层,这些药剂层如果比较深,就可以淹没枯鞘,顺着叶鞘的边缘渗透进去,那么药剂的吸收利用就高。如果田间没有水,就不能向下传导,药剂利用率不高,容易造成浪费,并且效果要差30%-50%。(2)勿在暴雨前施药,以免水层出田缺而导致药剂流失降低药效。(3)配药时一定要二次稀释,所谓二次稀释,就是喷雾器里先放1/3-1/2清水,然后用小桶子装1/2-2/3清水,依次放入农药(先放凌空飞度或激健助剂,然后依次为可湿粉、水分散,再放悬浮剂、乳油、最后放有机硅)搅拌均匀调成母液,调成的母液倒入喷雾器,再加满水即可上肩喷雾了。以免配药不当造成烧苗药害。(4)田间喷雾时对茎秆黄边枯鞘集中地方的水稻要慢走细喷,多喷药液,以最大限度的杀灭枯鞘中的低龄幼虫,减少存活数,进而避免幼虫钻蛀茎秆影响禾苗茎蘖数,达到保苗目的。(5)由于受产卵孵化进度影响,有时幼虫发生不完全集中,幼虫发生期拉长,有的田块需要在用药后10天左右再进行田间幼虫防治调查,总结药剂配方防效;如果发现田间还有刚孵化不久的低龄幼虫或残存较多的高龄虫,就应及时再用药补治,对枯心团地方喷药时要尽量压低喷头,对准茎基部枯心重点喷雾。 这是我今天跟大家讲的一些内容,不知道是不是适合大家,可能有些地方讲的也不是很正确,但是大家可以互相交流一下,可能各个地方做法都不一样,但是核心都还是那些。今天的课程就分享到这里了,谢谢大家。
评论区问答整理:1、董兴辉:二化螟除了喷施药剂,如果进行撒施用什么药撒施效果好蔡润国:飞防加凌空飞度或激健,配上飞防助剂2、董兴辉:蔡老师用那个四氯虫酰胺防二化螟效果怎么样蔡润国:四氯虫酰胺刚上市,实际效果待验证 添加小编二维码,进群讨论更多水稻农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