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 用户 招聘
  • 7736阅读
  • 3回复

微生物农业之三色农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4-05-19


邓小平同志在1988912日听取有关价格和工资改革初步方案汇报时曾提出“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


200788温家宝总理在一次农业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指出:“微生物技术的应用是中国农业未来之希望”。中国农业的根本出路正是要向微生物农业发展。


一、包建中研究员建议大力发展微生物农业,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给予极高评价


当代世界农业大体上趋于两个不同的方向,可以分为:“传统农业”和“微生物农业”。传统农业就是以化肥、农药、各种生长激素来发展农业的途径,其产生的农业副作用也是明显的:环境污染,土壤板结,农村大量动物消失,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带来威胁。而“微生物农业”则能够避免“传统农业”的弊端,这是一种能够避免环境污染、土壤板结等严重问题的新型农业,一种能够使物种和动物不再灭绝,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人类幸福安康的农业,这将是农业的最终出路所在。


中国农业科学院包建中研究员最早提出我国要搞微生物农业的。他主张我国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农业要向地球生物圈学习—植物生产,动物消费,微生物分解还原,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的良性循环生物圈将由植物和动物组“二维资源结构”的传统农业改建为“三维资源结构”—植物种植业,动物养殖业,微生物增值业(发酵转化业)的资源循环型,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农业。”包教授认为我国应当大力开发利用微生物资源。“地球三大生物之一的微生物资源是至今尚未充分开发和利用的生物资源宝库,应用高科技技术开发微生物资源,创建微生物工业的新型农业——微生物农业,这已是当今社会和科技发展的必然。”


包建中研究员指出:微生物资源开发有着巨大的潜力。微生物发酵工程应用于农业领域,能生产生动物肥料,生物农药,兽药抗生素,食品和饲料添加剂、农用霉制剂、动植物调节剂等,特别在生产单细胞蛋白饲料方面,已是国际科技界公认的解决蛋白质资源匮乏的重要途径。根据科学测算,通过微生物发酵工程,如果利用每年世界石油总产的2%,生产出的单细胞蛋白质可供20亿人吃一年,又如我国农作物秸秆每年约有5亿吨,如果其中20%的秸秆,即1亿吨通过微生物发酵转化为饲料,则可获得相当于800亿斤的饲料粮,这是目前中国每年饲料用粮的三分之一。微生物工业是节省土地的工厂化生产,一座占地不多的年产10万吨单细胞蛋白的微生物工厂,能相当于180万亩耕地生产的大豆蛋白质,或3亿亩草原饲料牛羊生产的动物蛋白质,这有力地展示出,科学技术可以解决食物问题。


包建中研究员报告中提及的“白色农业”实际指的就是“微生物农业”。所谓“白色农业”,是他相对于“蓝色农业”(海洋农业)、“绿色农业”(大地农业)提出来的;因为从事微生物工作的人是身穿白大褂的,因此称为“白色农业”。由于曾经产生过“白色污染”,为准确科学起见,“白色农业”还是称为“微生物农业”更好。


1999531——63在北京召开的“第一届国际白色农业研讨会”,共有8个国家64名专家学者参加研讨会。会议达成高度的共识:“发展白色农业,实行人畜分粮,是解决食物保障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径,这不仅适合发展中国家,也适合发达国家。因此,白色农业具有国际意义,不仅要在中国开花结果,而且要走向世界。”(摘自国际会议纪要)


20009月中旬,我国钱学森、卢良恕等7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对包建中研究员的“白色农业”新概念,给予高度的赞同和支持,认为这有着三个创新意义:1.创建农业产业的“新结构”,即植物种植业、动物养殖业、微生物发酵转化业。这种“三维结构”农业是变废为宝,资源综合利用,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新型农业。2.开辟农业生产的“新领域”。这是当今高科技时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3.开辟农业生产方式的“新模式”。变革了传统农业依靠土地、阳光、露天生产的单一化“土里抠食”的生产模式。他们向当时任副总理的温家宝同志建议:由国家科技部和农业部联合主持召开一次“白色农业科技座谈会”,选择白色农业的重点领域,形成若干个重大关键技术难题,纳入国家科技发展计划予以支持。


2004420,包建中研究员的见识,得到第二届国际微生物农业研讨会暨产品展示会、国际应用生物科学中心(CASI)第15届回顾大会的陆伟雄、黄永等24位著名国际华裔专家学者的高度称赞。他们认为:包建中这些农业改革的新理念是具有科学性的创新见解,鉴于当今农业微生物科技发展现状,已具备可操作的实践性。我们真诚希望中国的白色农业能在实践中不断茁壮成长,为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为世界农业发张做出创新性贡献,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二、历届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我国微生物农业的建立和发展


1996年初,包建中研究员关于建立和发展微生物农业的研究报告《发展白色农业,向微生物要粮》呈送给当时任副总理的朱镕基同志,他很重视,特意批示给国务院研究室“认真阅读研究”。国务院研究室以内部文稿《加快农业“三个战略调整”大力发展“白色农业”和“蓝色农业”》为题,将该报告中一些重要观点和建议刊登出来,以供更多的领导和有关部门决策参考。


1996827,姜春云副总理对包建中研究员所提《探讨中国农业走出困境的战略构想》的建议上批示:“刘江同志阅酌。报告很有见地,值得重视,要狠抓一下白色农业。”


总部设在英国的“国际农业和生物科学中心”对包建中研究员的科研成果给予高度重视。1997年,该中心总裁吉尔莫博士来华考察“微生物农业”,决定与中国联合召开微生物农业国际研讨会。1999年5月31日——6月3日,中国农科院,国际农业和生物科学中心在北京联合召开了,“第一届国际微生物农业研讨会”,有8个国家的64名专家参加。曾任国务院分管农业的副总理,而后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姜春云向这次研讨会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包建中的建议很关注,肯定了他建议的创新意义。姜春云并给农业部写了“要狠抓微生物农业” 的意见,高度赞扬“微生物农业是节地、节水的微生物工业化新农业,有利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很值得农业界,科技界重视研究和开发。”


2001年4月17日,包建中研究员请温家宝副总理参阅《求是》杂志上的文章《发展白色农业,向微生物要“粮”》。


2001419温副总理即批示:“请宝瑞同志阅”。


2001年,钱学森、卢良恕等七位院士写给温家宝副总理关于召开微生物农业的座谈会的建议。当时温副总理即批示由农业部和科技部联合召开此座谈会。但由于不巧却逢两届领导班子先后换届调整,此会议未能开成。


2004年4月20日第二届国际微生物农业研讨会上一批海外学者和国内学者完全赞同钱学森、卢良恕等七位院士2001年建议的观点,他们认为包教授“以上这些农业改革的新理念是具有科学性的创新见解,鉴于当今农业微生物科技发展现状,已具备可操作的实践性”。他们以《海外华人学者和国内学者的两项建议》呈送温家宝总理,建议:其一,农业部和科技部应抓紧落实温总理批示过的,由钱学森、卢良恕等七位院士建议召开的“微生物农业(当时称为白色农业)科技座谈会”;其二,在西部大开发地区选一个县建立示范性的“农业创新工程——微生物农业产业化试验园”。


2004年4月23日,温总理批示:请青林、冠华同志阅。5月8日,回良玉副总理批示:请青林、张宝文(农业部部长)同志阅。所提的两项建议很值得斟酌,望能把我国“白色农业”的情况整理份材料送我为盼。


综上所述,从1996年至今的15年里,国务院历届领导人始终高瞻远瞩从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和国家的核心利益出发,高度关注在我国大力发展微生物农业,这是推进我国微生物农业的巨大动力。


三、微生物农业在实践中尚处在初始阶段,需要认真大力推广


从1996年至今已经有15个年头了,国务院领导对包建中研究员关于发展微生物农业的建议均给予高度的好评,并要求有关部门(主要是农业部和科技部等主要部门)认真研究加以实现。


15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对建议给予了一定的回应。以国家农业部为例,2005年1月20日由部长张宝文向回良玉副总理写出:《关于对包建中同志有关科技中长期规划农业专题意见的情况报告》,报告中谈了三条意见。其一,包建中同志关心农业、关注科技的精神可嘉。其二,农业科技专题研究立足当前、谋划长远、重点突出、特色鲜明,体现了全局性、长远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其三,农业科技问题研究专题报告基本涵盖了白色农业有关内容。报告中指出:包建中同志的建议主要是推进白色农业的发展。就白色农业问题我部以于2004年7月向您和温总理呈送了专报,建议将农业微生物研究及其产业化纳入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中。


 
分享到
离线满腹经纶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4-05-21
来学习一下
离线nancymakeit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4-05-27
楼主辛苦了
离线四阿哥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4-06-03
读过了。
快速回复
限80 字节
发帖请遵守“191农资人”电子公告服务规则:https://www.191.cn/read.php?tid=72784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