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 用户 招聘
  • 15193阅读
  • 42回复

农药合理使用技术漫谈之十三  农药的复配和混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2-11-09
— 本帖被 191新闻 从 农药应用 移动到本区(2014-02-26) —
农药合理使用技术漫谈之十三
农药的复配和混配
    生产中,同一块农田里往往有多种病虫草同时在为害,为了提高防治效率减轻劳动程度,这就需要多种农药混配(桶混)或复配在一起使用,尤其是当某种病害或虫害对某种农药产生抗药性时也需要混配上靶标生物更为敏感的药剂。农药的混配,在生产中是最常见的一种使用方法。

农药的混配,往往不是那么简单的仅凭自己的防治意愿把几种药剂混合在一起就可以使用。农药化合物的性质、制剂工艺、田间病虫害的发生变化趋势等,都是制约药剂混配配方的重要因素。农药的混配目的是为了把田间病虫害予以控制,所以,不同药剂混配之后要达到以下指标。
1、              混配后不影响药剂的生化稳定性进而降低药效或出现药害: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和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等不能和碱性物质混配,有机硫杀菌剂代森类和福美类对酸性物质敏感,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常识。但更需要注意的是,药剂之间混配后不能降低其生物活性。例如,氟虫腈和阿维菌素不能混配使用。因为氟虫腈的作用靶标位点是害虫的氯离子通道抑制剂,阿维菌素则是氯离子通道激活剂,作用方向相反。可想而知这两种药剂混配使用,药效会不增反降!
2、              混配后不影响药液的物理性状:众所周知,我们之所以要把药剂做成一定含量的制剂、再按要求兑水把药剂配制成药液、再用适宜的喷药器械喷在作物体上或杂草上,其目的就是要把实际剂量很小的药剂均匀的分散在靶标生物体上达到杀虫、杀菌、除草或调节作物生长的目的。在这诸多环节中,从喷头喷出的药液变成的药滴能否很好的落在靶标上并均匀展开湿润,是能否达到较高防效的关键环节之一。研究发现,药滴落在植物体上后要经过接触、湿润和展开三个步骤。大家知道,诸如水稻、甘蓝、小麦、果树等作物的叶片表面往往是高度不亲水的,落在上面的水滴很难展开湿润。为了达到药剂在作物体上能够均匀湿润展开,在药剂中添加乳化剂、湿润剂等辅料物质把药剂制成乳油、可湿性粉、水分散粒剂等,其目的是降低药剂在植物体表面上的表面张力不易聚并成大药滴滚落下去。这就可能会出现同一种药剂不同剂型或不同厂家的产品之间复配后因为产品中添加的助剂相互反应形成沉淀物、悬浮物等不良物理性状。
3、              混配后药剂的毒性以及对环境的影响不能增加:两种以上的药剂混配之后,有时候药剂对人畜的毒害作用可能会增加。比如,异稻瘟净不但可以防治稻瘟病对黑尾叶蝉也有一定抑制作用,异稻瘟净和马拉硫磷混配后可以显著提高防治黑尾叶蝉的效果,但对人畜的毒性也会大大提高。
4、              混配后能够增加对靶标的毒力或延缓其抗药性:这要根据药剂的理化性质及其相互间的作用,靶标生物的生理特点等,同时还要注意药剂间的混配比例,以找到最佳共毒系数(两种或两种以上农药混用后的实际毒性(ATI)和理论毒性(TTI)之比,再乘以100即为共毒系数。若共毒系数大大超过100增效作用;接近100相加作用;明显低于100(80以下),为拮抗作用。)例如,阿维菌素分别和毒死蜱、吡虫啉、吡蚜酮混配后防治西花蓟马,阿维菌素和毒死蜱的共毒系数显现增效,阿维菌素和吡虫啉或吡蚜酮则显现拮抗,即降效。进一步筛选,发现阿维菌素和毒死蜱的混配比例在2:88:2时,共毒系数最高,分别是614.08600.43,1:9时只有287.11
从以上所述可以看出,农药的混合使用并不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国内很多农药生产厂家为了迎合所谓市场需求、追求销售量和利润,往往随意复配药剂,却不注重药剂复配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产品上市使用后不但达不到预期的药效进而使自己的品牌信誉也随之受损,同时也往往会因为这种行为助长了农药的滥用,使病虫草的抗药性不断提高、环境不断被破坏,成为历史罪人!
总起来讲,在混配农药或使用农药的复配制剂时需要注意以下技术环节。
1、  针对田间病虫草害的具体情况慎重选择药剂的混配方案;
2、  先用少量的药剂配制成药液观察其物理性状是否稳定。或先进行小面积应用试验,观察其药效、药害等;
3、  最好选用比较成熟的配方或制剂;
4、  先行混配时注意药剂间的配制兑药顺序;
5、  最好是现配现用;
6、  最好是选用质量好的知名品牌产品;
7、  最多三种药或肥进行混配,多种药剂间随意混配往往因其更为复杂的变化关系以及药液浓度的进一步增加,可能会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
8、  混配药剂剂量的换算以各自独立计算为依据,适当降低剂量。
在我的记忆中,国内第一个杀虫剂复配制剂是上世纪80年代末的“灭杀毙”,是马拉硫磷、氰戊菊酯和增效磷复配制剂。在这之前,国内基本上都是有机氯、有机磷和菊酯类杀虫单剂的使用,有些害虫的抗药性开始显现。灭杀毙的出现因其高效性曾经风靡一时。
1990年代初,又一个氰戊马拉松复配制剂“桃小灵”的上市和应用,大大降低了高毒农药1605在果树上防治桃小食心虫等害虫的使用量,也应该是中国在安全用药史上很经典的一笔力作。从此之后,国内越来越多的农药企业开始生产各种复配制剂,在2005年前后达到顶峰。
阿维菌素和毒死蜱、甲维盐和高效氯氰菊酯、阿维菌素和哒螨灵等复配配方也是国内很多企业在做并取得辉煌效益的经典配方。中国农科院植保所“防治重大抗性害虫多分子靶标杀虫剂研究成果”的开发和应用,把农药复配技术推到一个世界级的顶端水平。
除草剂的复配制剂当属河北宣化农药厂的玉米田苗前封闭除草剂,“乙阿合剂”。1980年代后期,随着农田责任制的普及深入,玉米产量迅速提高,杂草也成为当时农民最为头疼的老大难。阿特拉津和甲草胺开始应用于玉米田苗前除草,但当时的阿特拉津商品都是500克、1000克的大包装,从美国进口的“拉索”甲草胺,大多是植保站供应的200升大桶装。植保站技术人员要分别把这些药剂分装进玻璃瓶中成套出售给农民,农民在使用前还要把两种药剂混配均匀。宣化农药厂在90年代初把阿特拉津和乙草胺复配在一起生产出瓶装“乙阿合剂”,产品一上市,因其运输、使用更为便利、价格更低、药效突出,迅速在全国,尤其是北方玉米田种植区打开市场。1995年,夏玉米播种后,宣化农药厂的乙阿合剂成为最为抢手的农药产品。当时,在位于河北保定市河北农大农资市场一条街上,每天都挤满了准备抢货的大小经销商和车辆,但不少人等了一天时间也最终拿不到货!以50015元左右拿到的乙阿合剂,转手就卖到25元,甚至更高!可以说,乙阿合剂成就了宣化农药厂,也成就了山东、河北几家农药代理商使之由经销商转为后来国内有名的农药生产企业。
杀菌剂复配制剂出现最早应用最广的,我认为是多菌灵和井冈霉素的复配制剂,但后来出现的硫磺多菌灵制剂因其价格低廉对多井的冲击很大。
跨国企业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初是通过省级农资公司或植保站以200升大桶装切入的。后来随着国家对药剂包装的规范化要求和市场的需求,逐步有了更规范且实用的小包装。值得注意的是,进入2010年以后,先正达、拜耳、巴斯夫和杜邦等跨国企业,在不断推出更多新药剂的同时,用新老品种进行复配的制剂也陆续上市,进一步冲击国内农药市场。
关于农药的复配经典药剂和混配配方,请关注本论坛农药应用版块的:http://www.191.cn/read.php?tid=268107


7条评分农币+390
稼圃农资经营部 农币 +100 支持一下。 2015-05-12
沈贵阳 农币 +100 优秀帖子 2015-01-09
bigboy 农币 +10 优秀帖子 2013-04-08
碧秀丹 农币 +10 您的帖子已被推送到首页 2012-11-10
顽主社区 农币 +50 这个系列对我这样的农资新人来说,实在太难得了 2012-11-09
空中的鱼001 农币 +20 言简意赅值得学习 2012-11-09
风摇一叶舟 农币 +100 您的帖子已被推送到首页 2012-11-09
 
整合各种资源,探索打造技术营销体系,提升技术推广在农资营销中的作用!欢迎各位同仁多交流互切磋。QQ号码:412526490
分享到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2-11-09
谢谢赵老师
离线虚空假面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2-11-09
前排顶顶
离线suyi63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2-11-09
好好学习!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2-11-09
言简意赅值得学习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2-11-09
Re:农药合理使用技术漫谈之十三 农药的复配和混配
谢谢,高手啊
离线梦断楼兰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2-11-09
多向前辈学习、、
离线碧秀丹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2-11-10
您的帖子已被推送到首页
离线wjh2003w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2-11-10
学习了,对农药又有更深的认识。
离线68806046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2-11-10
离线nongfeng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12-11-13
厉害啊  我们就是 不及你啊  特别是看了你的帖子啊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12-11-19
学习了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12-11-25
向前辈学习
离线顽主社区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13-04-06
近期在温故赵老师的系列文章中,有一困惑,文中提到“阿维菌素和吡虫啉或吡蚜酮则显现拮抗,即降效。”,但为什么市面上有那么多阿维.吡的复配产品呢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13-04-07
回 顽主社区 的帖子
顽主社区:近期在温故赵老师的系列文章中,有一困惑,文中提到“阿维菌素和吡虫啉或吡蚜酮则显现拮抗,即降效。”,但为什么市面上有那么多阿维.吡的复配产品呢[表情]  (2013-04-06 10:37) 

这是指在防治西花蓟马的效果,并不是对所有害虫。
1条评分农币+10
顽主社区 农币 +10 乐于助人 2013-04-07
整合各种资源,探索打造技术营销体系,提升技术推广在农资营销中的作用!欢迎各位同仁多交流互切磋。QQ号码:412526490
离线顽主社区

只看该作者 15楼 发表于: 2013-04-07
谢谢赵老耐心解答,不过还是不怎么懂,比如对其他作物蓟马是否降效?对蚜虫、粉虱等为害习性较接近的害虫是否降效?PS:因为入行尚浅,可能问得有些无知哈,不过这里面学问着实大,不是我辈一朝一夕就能钻研得透的,还望赵老再次点化

只看该作者 16楼 发表于: 2013-04-07
好!
离线龙敏无情

只看该作者 17楼 发表于: 2013-04-08
学习了

只看该作者 18楼 发表于: 2013-04-12
回 顽主社区 的帖子
顽主社区:谢谢赵老耐心解答,不过还是不怎么懂,比如对其他作物蓟马是否降效?对蚜虫、粉虱等为害习性较接近的害虫是否降效?PS:因为入行尚浅,可能问得有些无知哈,不过这里面学问着实大,不是我辈一朝一夕就能钻研得透的,还望赵老再次点化[表情] (2013-04-07 14:32)

此结论是中国农科院植保所的专家在农药混配机制研究中发现的。至于对其它蓟马效果如何,我还没有关注过。总之,该结论给我们的启示是,药剂混配,需要理论上和生产实践上的验证,不是简单的叠加。如果需要更多相关资料,最好在百度、中国知网等处搜寻查找。
1条评分农币+10
顽主社区 农币 +10 谢谢赵老耐心解答! 2013-04-13
整合各种资源,探索打造技术营销体系,提升技术推广在农资营销中的作用!欢迎各位同仁多交流互切磋。QQ号码:412526490
离线顽主社区

只看该作者 19楼 发表于: 2013-04-13
谢谢赵老耐心解答!
快速回复
限80 字节
发帖请遵守“191农资人”电子公告服务规则:https://www.191.cn/read.php?tid=72784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