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 用户 招聘
  • 5485阅读
  • 2回复

[其他]辣椒果期管理及防治要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Zoeqqq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1-08-16
大家好,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关于辣椒果期管理及防治要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点击下方二维码进入直播间:


辣椒病虫害防治


辣椒常发病虫害






辣椒坐果到成熟采摘,分清青椒还是红辣椒;如果作为干辣椒采摘,多补充磷钾肥提高成熟度和果品质量;如果是青椒采摘,注意适时采摘,可以使用多补充氨基酸肥料延长采收期;做好日灼、脐腐病、炭疽病的防治工作;



果期病虫害管理:注意青虫、 白粉虱、炭疽病、白粉病、日灼、脐腐病等病虫害预防;


果期主要病虫害




白粉虱





辣椒白粉虱危害:辣椒白粉虱以刺吸式口器刺吸辣椒汁液,导致辣椒叶片功能受损;发生严重时,辣椒叶片慢慢凋零、脱落;
另外辣椒白粉虱和蚜虫都是传播辣椒病毒病的媒介,如果有白粉虱发生建议加入病毒病的药剂一起使用;


白粉虱防治

辣椒白粉虱防治:辣椒白粉虱和蚜虫、蓟马一样,需要在发生初期就开始防治,如果发生严重,则增加用药难度;
预防:可以在白粉虱发生之前使用螺虫乙酯、噻虫嗪、噻嗪酮等药剂进行预防;初发期:菊酯类、烟碱类、氟啶虫酰胺、氟啶虫胺腈、阿维菌素、螺虫乙酯、噻嗪酮、吡丙醚等药剂搭配使用
爆发期:使用菊酯类+烟碱类、或者氟啶虫酰胺+烟碱类快速降低虫口密度,连续用药直至控制发生


鳞翅目害虫





辣椒青虫在各个生育期均可发生,因为防治方法相同,这里不做分类、主要有斜纹夜蛾、甜菜夜蛾、棉铃虫、小菜蛾等


辣椒青虫危害:斜纹夜蛾、甜菜夜蛾主要危害叶片及果实。导致叶片出现缺刻等症状,影响叶片完整度、降低产量;棉铃虫除危害叶片以外还钻蛀危害,导致辣椒果实出现孔洞,进而影响商品价值;小菜蛾幼虫危害导致辣椒叶片开天窗、影响叶片功能价值;



辣椒青虫防治:注意在初发期、幼龄期使用药剂进行防治;
防治时注意药剂均匀、打透,注意叶背防治;使用药剂:
菊酯类、氯虫苯甲酰胺、四氯虫酰胺、甲维盐、阿维菌素、茚虫威、虱螨脲、除虫脲、虫酰肼、杀虫单、虫螨腈、多杀霉素、乙基多杀霉素等药剂搭配使用

炭疽病





炭疽病防治主要是关注天气变化,高温高湿天气环境下容易发生炭疽病;



病原为红色炭疽病原C.gloeosporioides,黑色炭疽病原C.coccodes和黑点炭疽病原C.capsici,均为半知菌亚门真菌。黑色炭疽主要在华北、东北;黑点炭疽仅发生在贵州浙江等地;红色炭疽发生较少,还可侵番茄、茄子。



病害发生多、危害重的原因







常见防治药剂作用机理





炭疽病防治主要是关注天气变化,高湿天气环境下容易发生炭疽病;天气合适,抓住三个关键时期,花前、第一批挂果和成熟期防治,其他时候看天气用药;
发病较轻,社喜3000倍进行治疗;发病严重,摘除病果;适当补充钙肥,增强植株抗逆性


疫病


苗期至成熟期均可发生




茎部受害:初生暗绿色水渍状暗绿色斑,后呈现环绕表皮扩展的褐色或黑色条斑。常常会从茎的受害部位倒折,病部以上的叶片会从上至下枯萎死亡。



根部受害:植株矮化,受害皮层变褐色至腐烂,且根系很少,主根、侧根及须根的表皮剥离,木质部变为淡褐色,致使整个植株青枯死亡。



果实感病:多从果柄、蒂部开始发病,初生暗绿色水渍状暗绿色斑。湿度大时,病部产生白色紧密霉层,后全果变成褐色并软腐、掉落;干燥时果实萎缩、干枯,挂在植株上,不易脱落。


辣椒疫病的发病规律及防治药剂
地理因素在种植的地方地势相对平摊、较高、向阳、排灌条件良好以及通风透光好的地块发病明显较轻,反之则发病重,如低哇地、积水田、山脚田、雾多、湿度大。
环境因素田间适宜发病的温度为25~33℃,相对湿度为85%以上。雨季或大雨后天气突然转晴,气温急剧上升,病害易流行。土壤湿度95%以上,持续4~6天,病菌即完成侵染,2~3天就可发生1代。
连作重茬辣椒疫霉菌寄主广泛,可侵染茄科、葫芦科等多种蔬菜,大量卵孢子附着在病残株上,可存活3年以上,成为重要的侵染源。由于部分地区辣椒重茬连作,土壤菌量大,只要气候条件适宜辣椒疫病就会爆发成灾
管理因素一般连作地发病早,蔓延快,病情严重;平畦栽培发病重。整地不平、土壤耕层浅、土壤黏度大、大水漫灌、灌水次数过多以及定植密度过大等,凡能增加田间湿度的有关因素都可助长发病,加速流行蔓延。此外,氮肥过多及磷钾肥和微量元素不足、使用未充分腐熟的有机带菌肥,也可导致植株抗病力下降,加重疫病发生。


日灼




辣椒日灼,为生理性病害主要危害果实,主要发生在向阳面,造成果实腐烂、脱落等现象。


果实病害,叶片稀疏时,果实多数暴露直射阳光下,果实朝阳面被强阳光照射后,出现浅白色小斑,斑为圆形或近圆形,后来日烧斑经多日强光晒烤,果皮变薄、变硬,呈革质状白色,日烧斑不断扩大,后期病斑感染腐生菌长出菌霉或粉色霉,致使病斑腐烂。甜椒、泡椒易感病,通常和炭疽病混发。



发病原因:1、叶片少或小,生长不旺
2、高温、雨后骤晴、使水分不平衡引起3、定植过稀、植株早衰、整枝留叶少
4、管理粗放的地块5、缺钙,硼钙同补



脐腐




症状—初发于幼果脐部,后扩展至果实顶部,凹陷变褐,病果提早变红。
该病多发生在一、二果穗,同一花穗果实同时发病。病因—水份供应不均或不稳定;缺钙。
预防方法1、地膜覆盖,减少土壤中钙质养分淋失
2、适量及时灌水,结果期更应均衡供应3、根外追施钙肥:
着果后一个月内是吸收钙的关键时期,故应从初花期开始喷施以下肥液,隔15天一次,连喷2次:

病害防治策略——预防为主,降低病害造成的经济损失


想要了解更多相关内容添加小编微信(微信号:nongzirenbianji),即可进群讨论交流。
 
分享到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1-08-16
感谢分享
离线游客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22-09-16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限80 字节
发帖请遵守“191农资人”电子公告服务规则:https://www.191.cn/read.php?tid=72784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