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 用户 招聘
  • 714阅读
  • 0回复

[其他]番茄叶霉病发生原因及防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liuliu95623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1-04-06
在番茄栽培管理过程中,由于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条件的原因,经常导致番茄叶霉病 的严重发生,造成番茄产量与品质的严重降低,致使菜农朋友损失惨重。

叶霉病以为害番茄的叶片为主,其症状为叶背面形成白霉斑块,对应叶正面形成不规则近椭圆形谈黄色斑块,该病能使番茄叶片大量脱落。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该病发生呢?

温度原因
该病发生适宜温度为20~25摄氏度,它与番茄的生长发育温度近似,所以在湿度与光照适宜病害发生时适当调节温度,降低病害发生率。
湿度原因
相对湿度80%以上时,病菌容易侵染叶片,病原孢子容易形成,相对湿度在90%以上时,又加适宜温度,病菌迅速生长发育,病害发生严重。
光照原因
植株旺长,定植密度过大,栽培管理不合理等原因,造成棚室内郁蔽,叶片重叠,通风透光不良,这样环境条件会加重该病的发生。
缺素原因
在植株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营养元素的缺乏,导致植株抗逆能力降低,引起叶霉病菌的侵染而发生叶霉病。因此在植株生育期间要及时补充镁、铁、锌、硼等营养元素,提高番茄的抗逆能力,降低叶霉病的发生。
化学防治
在番茄管理过程中,控制棚室内湿度,加强通风透光,抑制叶霉病发生的同时,如果发现叶霉病,可及时喷洒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40%福星乳油9000~10000倍液或10%世高水分散剂颗粒2000倍液等防治。
 
分享到
快速回复
限80 字节
发帖请遵守“191农资人”电子公告服务规则:https://www.191.cn/read.php?tid=72784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