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病害及对症药剂
在农业生产中,影响作物正常生长的病害种类繁多,总体上可以分为侵染性和非侵染性两大类。非侵染性主要由品种性状或不良生长环境引起,侵染性病害又大致可分为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和病毒性病害。今天主要分析一下细菌性病害。
一、常见的细菌性病害
相较于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种类并不是很多,以下总结了常见作物的一些细菌性病害,通过这些病害的名称,也可以帮助我们识别和区分病害的类型:
除了上面这些,还有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基腐病,玉米茎腐病,马铃薯黑胫病、环腐病,西瓜细菌性果腐病,辣椒细菌性叶斑病,十字花科细菌性黑斑病,姜瘟病,梨火疫病,菠萝心腐病,甘蔗白条病,苜蓿细菌性茎疫病等等。
二、细菌性病害防治药剂
防治细菌性病害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1)专利类细菌病害杀菌剂。比如噻菌铜、噻唑锌、噻森铜、四霉素、中生菌素等,这些产品多是近年来新开发的专业防治细菌性病害的产品,很多都在专利保护期内、都是独家生产销售,防治效果一般都还不错,但价格也往往比较高,而且由于渠道保护等因素,销售网点也并不是太多,各地销售渠道的推广力度也有差别,所以很多人都不知道在哪里买、甚至有的根本没有听说过。(2)常规铜制剂。比如氢氧化铜、王铜、波尔多液、琥胶肥酸铜、松脂酸铜等,这些药剂登记证件和生产企业也比较多,成本也不是太高,产品品质也参差不齐,但也不乏效果比较好的产品。(3)通用型杀菌剂。如乙蒜素、春雷霉素、氯溴异氰尿酸、三氯异氰尿酸等,这些杀菌剂可以称为是“万金油”型杀菌剂,不仅能防治细菌性病害,也能防治多种真菌性病害,有的还能防治病毒病,但防治的效果往往也没大家期望的那么理想,真的用出好的效果来,还要总结经验或通过复配,需要一点门槛。
登录后说两句